AM易道导语:从23秒说起

AM易道今天想与各位读者分享一个3D打印正在彻底重塑现代战争的真实案例。

23秒,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时间长度。

你可能正花这点时间啜饮一口咖啡,或者滑动几下手机屏幕。

然而就在乌克兰的一个秘密工厂里,这短短23秒却足以完成一件足以改变战争格局的事情:

通过3D打印制造出一架完整的军用FPV无人机。


在这个深度揭秘视频中,我们将走进乌克兰Skyfall无人机工厂的内部,揭示3D打印如何成为战争之王;

通过United24 Media的独家报道,AM易道得以一窥这个3D打印的军工世界。

以下视频信息含量极大,内行看门道,建议深度读者反复观看。

这个工厂不仅有日产4000架的3D打印FPV无人机,还有能够携带高达15公斤的爆炸物穿越敌线,成为俄乌战场的关键武器。

3D打印军工农场:新型战争的生产奇迹

AM易道看到Skyfall工厂内部画面时,那整齐排列的350台3D打印机的景象让人震撼不已。


这些机器日夜不停地工作,将数字设计转化为实体部件,每天可以生产4000架无人机,年产量轻松突破百万级!


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历史:

二战期间美国全盛时期的飞机产量不过是每年10万架左右。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让西方防务公司相形见绌。"


传统防务公司从设计到生产通常需要数年时间,而这个工厂却将周期压缩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视频中,工人们正在为"吸血鬼"型号无人机测试爆炸物投放系统。

可以明显看到投放系统的结构有明显3D打印痕迹。



这种无人机的最大特点是顶部装有特殊设备,能够绕过电子干扰。


工程师的解释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信号系统,它可以在不同频率之间切换,即使没有飞行员控制也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从技术角度看,这种智能抗干扰系统与3D打印的灵活制造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战术优势。

另一个引起AM易道兴趣的是正在开发中的"伯劳鸟"型号防水无人机,可以从水中起飞!

有网友解释说:"Shrike这个名字太酷了。它是一种小型猛禽,会在吃掉猎物之前将其钉在荆棘上。"


这个命名真是恰如其分!

AM易道认为,传统制造方法很难实现完全防水的复杂结构,而3D打印则可以一次性成型完整的外壳,有助于防水,同时保证内部空间的合理布局。


想象一下,从水中突然起飞的无人机群将为战术行动开辟全新的可能性

3D打印成为战争之王的三大支柱

这个视频披露的信息含量极大,AM易道想大概分享3D打印之所以能在现代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战争之王的逻辑和思考,可能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核心优势:

1. 时空压缩:当战争遇上即时制造

在过去,传统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周期有多漫长很多读者可能没有感受—从概念设计到最终部署,通常需要5-10年时间。

而现在,Skyfall的3D打印工厂的"每23秒一架"生产节奏,完全打破了这一常规。



从军事历史来看,生产速度往往决定战争走向。

而显然,3D打印的敏捷生产速度优势已经是各国军事力量所必然采纳的。

一位网友观察道:"乌克兰摧毁的装备比二战以来任何国家都多,他们是用非常有限的资源做到的。他们适应的能力令人难以置信。"


而这正是3D打印技术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周期被大幅缩短,使得技术创新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战场优势。

2. 去中心化:让生产变得难以摧毁

AM易道在研究制造业未来趋势时经常提到3D打印核心贡献之一:是实现了军事生产的去中心化。

传统军工厂是什么样子?

大型集中化设施,动辄占地数平方公里,一旦被定位就容易成为打击目标。

而3D打印设备可以分散部署在无数个小型场所,形成一个难以完全摧毁的生产网络。

在战时,即使某些生产点被摧毁,随便几台几十台3D打印形成的工作室,仍然能位置小规模作战单元的军备需求。



在战争环境下,前线部队能快速获得所需装备,而不必等待从后方基地的漫长运输。

这在传统制造模式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这种3D打印驱动下的生产靠近使用的模式,将成为未来战争后勤保障的必选范式。

3. 快速迭代:武器进化的加速器

传统武器装备的设计改进周期动辄数年,每一次修改都意味着模具重做、生产线调整,成本高昂且耗时漫长。

而3D打印将这一周期缩短至数天甚至数小时。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前线士兵今天发现无人机在某种战术环境下存在缺陷,他们将反馈发回设计团队。

设计师立即调整模型参数,第二天改进版的无人机就能投入使用。

这个逻辑比较常见,101空降师的使用范例里也多次提到3D打印的这个优势。

全球视角:3D打印如何改变战争格局

生产民主化:小国的战略新选择

传统上,只有少数军事强国能够生产复杂武器系统,

而现在,视频里的内容就是最好的例证。

任何拥有基本3D打印能力国家,都可能建立起有效的军事无人机生产体系。

一位网友半开玩笑地评论:"如果我现在是一个小国家,我就会把整个军费预算都投入到无人机上。"

虽然夸张,但确实点出了当前趋势。


AM易道认为,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小国家建立起自己的3D打印无人机产业,这将改变地区力量平衡。

东方制造大国的3D打印战略思考

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在3D打印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视频的逻辑来看,这种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强大的战争生产能力。

正如有网友敏锐指出:"这个(乌克兰)小地方每天可以制造4000架,如果东大开战,每天会制造20-30万架。"


显然这个网友对于我国FDM3D打印农场的规模和能力还不甚了解。


如果火力全开,AM易道认为的产能可能是每日千万架。

事物永远有两面性。

其他国家可以用3D打印生产无人机,那么我国的3D打印出口策略也会是战略考量的必备一环。

传统思维是严格控制军事技术出口,但3D打印模糊了军民两用技术的界限。

一台普通的3D打印机既可以打印玩具,也可以打印无人机框架。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限制出口既不现实,也会损失市场机会。

更明智的策略可能是分层控制:

基础3D打印设备可以正常出口,建立全球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而高端材料、特种打印技术和关键算法则严格保护。

这样既能享受商业利益,又能维持战略优势。

值得思考的是,3D打印技术的普及将使传统武器禁运政策失效。

当任何国家都可以通过3D打印自制武器零部件时,技术转让将取代实体产品成为关键控制点。

因此,我国需要提前布局,在软件算法、材料配方和设计标准上建立自己的话语权,形成技术护城河。

总之,3D打印正在重塑全球军事制造格局,而我们作为制造大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未来的军事竞争中,3D打印能力将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未雨绸缪,科学布局。

战后应用:战火中锻造的和平工具

AM易道作为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始终相信,战争中开发的技术最终会为和平目的服务。

历史上,互联网、雷达、喷气发动机等技术都源于军事需求,但最终深刻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位网友对战后转型的预测很有洞见:"转向商业无人机,或者简单地继续制造军用无人机,因为现在所有军队都需要储备它们。"


AM易道认为,战争中积累的3D打印技术和无人机设计经验,将成为战后经济复兴的重要资产。


精准农业、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领域都将是3D打印无人机技术的潜在应用方向。

战争是可怕的,但技术创新的火种一旦点燃,将在和平时期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AM易道期待看到这些在极端条件下验证的技术,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已经有网友预测战后的商业格局,十分有趣:

"当战争结束时,DJI应该感到害怕。"


AM易道认为他的意思是指俄乌相关无人机生产企业的战场经验可能转化为独特的未来商业优势。

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 俄乌有关企业确实有可能利用战争中积累的3D打印和无人机技术经验,用途理解和人才储备,打造不同的竞争优势,成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的重要玩家。

AM易道结语:期待与展望

通过多年对行业的深入观察和分析,AM易道确信3D打印已经从一项新兴技术,发展成为现代战争中的隐形王者。

它凭借时空压缩、去中心化、快速迭代的优势,彻底改变了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后勤体系,甚至改变了传统战争理论。

AM易道认为,3D打印能力的储备强大到一定程度,反而可能成为和平的保障。

当别人认为某国可以日内通过3D打印生产上千万架无人机时,可能发动战争的门槛会进一步提高。

这和核威慑理论很相似。

当双方都拥有足够强大的互相毁灭能力时,核战争反而变成低概率。

无论如何,从乌克兰秘密工厂里那个看似平凡的23秒开始,3D打印技术已经揭开了制造新篇章。

AM易道将继续关注发展,探索3D打印的更多可能性,并与各位读者分享更多深度思考。

在战争阴霾散去的那一天,3D打印将帮助我们制造出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未来。

企业合伙人计划:

读者提示:
添加amyidao加入读者交流群(备注加群),
获取原始信源链接或不便发表内容
,并与AM易道同频读者共同探讨3D打印的一切
AM易道建议也读者星标公众号,以便第一时间收到AM易道更新。

免责声明:AM易道与文中提到公司尚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商业合作、赞助、雇佣等利益关联。AM易道图片视频来自于网络,仅作为辅助阅读之用途,无商业目的。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行为,请权利人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本文图片版权归版权方所有,AM易道水印为自动添加,辅助阅读,不代表对该图片拥有版权,如需使用图片,请自行咨询版权相关方。AM易道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AM易道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