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坐早上6点半的山航航班,从青岛飞厦门。6点半啊!我以前飞航班的时候都没飞过这么早的班。

4点起床,4点半上车,5点20到机场,过完安检飘到登机口,正好开始上客。

上飞机落座,腹中一阵绞痛,最近也不知道是咋了,经常肚子疼,自己揉了一会儿,保险起见决定还是去个厕所。

此时还处在登机阶段,过道里人满为患,我跟着人流走到最后钻进厕所——为了防止一会数客的乘务员过来敲门,我必须速战速决。

通畅之后,我洗了手打扫了下卫生,出门站在最后一排过道中间等。如上所述,现在还处在登机阶段,我的座位照例在前排过道,此时是万万挤不回去的。

我打着哈欠,抱着膀子,沉默的看着乘务员疏通过道,帮旅客找座位——就像过去十年我每天做的动作一样,终于等到过道里只剩三三两两的旅客,便迈着坚定的步伐,朝前面走去。

没走几排,一位已经入座的阿姨回头,迎面撞上我的目光,双手虚空在胸前比划了一个披盖的动作,张口就对我说:“诶诶诶小伙子有没有毯子?”

那会差不多早上6点钟,我精神状态尚有欠缺,听到那句话我愣了足足半秒,下意识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行装。

白色运动鞋,黑色牛仔裤,咖啡色连帽衫,这身装扮虽不时尚,但怎么都不像正在工作的人吧?

我余光一扫,乘务员都在前后忙着确认行李架,身边并无旁人,她问的就是我。

我想说:老baby为什么要问我呢?我怎么会知道呢?我哪里看起来像应该知道的呢?好吧,我确实知道,刚才在最后一排行李架上我已经看到了乘务员摞的整整齐齐的毛毯,但是你为什么、怎么就得问我呢!

疯了疯了。

其实很多时候—不止在飞机上——我都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比如在饭店吃饭,我会帮别人捡起掉在地上的衣服;会帮推着婴儿车的年轻母亲开关沉重的玻璃门;会在公园里挪开被风吹落在小路上的大段树枝;会对非吸烟区里抽烟的人替旁边的孕妇投去“你们是真没素质”的鄙视目光。

毕竟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可此时,我沉默了,我愣住了,我不知所措了,毛毯就在我身后一步之遥的行李架上,足足有十几条,我只需要撤半步,侧半身,伸手就能够的着。

但死去的记忆开始群殴我:拿了这一条,如果旁边的人都找我要呢?

我给不给?不给如果投诉呢?可他们投诉我啥呀?投诉我这个旅客服务意识欠缺吗?后面这五排足足有30个人,那摞毛毯也不够分啊?可如果我真的给他们分了,乘务员回来找不到毛毯会不会刀了我?她们在客舱里满口答应了的、计算好了的毛毯上哪去找?

甚至我都可以想象她们目瞪口呆的样子:

4号从客舱回来:姐,帮我拿条毛毯。5号:没了,奇了怪了,不是都放这儿了吗?说这话的同时要使劲扒拉行李架里面满满的空气,哪怕早就看见了里面啥都没有,但这话一说周围的旅客就全能听到,就能知道:哦~毛毯已经没有了—也就不会再问她们要了(都是服务小技巧,学着吧)

然后3号说:刚一个男的,过来都把毛毯给后面旅客分了。

4号5号花容失色:什么东西?谁啊!有病吧?

这句“有病吧”虽然是问号,却不是疑问句,每当我们遇到不可理喻的旅客,每当我们的吐槽达成共识,脱口而出的这句“有病吧”,想表达的绝非是关心他的身体健康,而是以一名专业医生的专业口吻确诊了他的病情:有病,有大病!这是最终决断,不容置疑。

所以我若真那么做了,整个航程都要接受乘务员们特意巡舱时冲我而来的“从疑惑到白眼”的目光了。

所以我没有动。我用表情凝露出三分迟疑,七分奇怪,九十分的莫名其妙,目光扫过阿姨,抄着口袋,大步流星向前走去。

回到座位上,我系好安全带,心中想笑又不想笑。心说难道这乘务员气质是韩式半永久的吗,穿过那层皮,我就再也退回不到普通旅客了吗?

好吧,其实我大概知道是为什么。因为在飞机上——任何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上——我的目光和神情都太过于平静了。

哪怕是飞友,哪怕是常旅客,他在飞机上也做不到如我这般平静,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我读得出每个人的动作意味着什么——哪怕他什么都没有说。

那乘务员回头,目光高高扫过,她是想默默确认身后还有多少空余的行李架。

那老人看看前面看看后面,目光缓缓上移,他是想去卫生间又不确定现在能不能去卫生间。

那中年男士目光灼灼,眼神似有话说,他是找不到地方放自己的电脑包又不想麻烦乘务员帮他放而在纠结,所以指望乘务员主动发现主动提出主动帮他解决。

那几个年轻小伙把头凑到一起又探头出来前前后后的看,他是在跟朋友对我们乘务员的长相身材评头论足。

再比如这架机龄十几年的波音737,推厕所门的一瞬间我就知道这门不太好关,而且锁上之后侧边可能还会漏出一道缝,我上厕所时最好用手稍微顶一下——但还不能顶过头,因为那样缝更大。

这是经验,也是生活,是在飞机上十几年时间每天十几个小时锻炼出来的本领,不是我行,是每个老乘务员都行。

只需要一个目光,我们就可以在旅客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冲过去;但同样,也可以在毛毯没有枕头不够时在挑剔旅客身旁不留痕迹的闪过去。

所以,把这个思路拓展一下:你说我们做空乘的,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提供服务吗。

不存在的,我们不仅是懂,而且是很懂,事实上,每个从乘务员岗位出来的领导,她们也都懂我们的懂。那为什么从航司到局方还以为我们不知道服务细节,不懂服务灵活呢?

因为我觉得哈,可能只是因为你们给的不够多。

(PS:还是飞机上适合写稿,6点半起飞,7点半写完了!爽!)

一个小插曲:



7点48分,旅客拦住安全员问他能不能放包。安全员帮她把行李架打开了,旅客放包之时,安全员继续巡舱了。旅客放下包就坐下了,行李架没有关。

我盯着行李架看了1分钟,安全员回来了,我以为他是注意到了专门过来关行李架的,结果他直接走过回到第一排了。

我回头,乘务员还在送早餐,没有人能注意到这个情况。但我身后有其他旅客也在看着这个行李架。

7:50分,飞机有点小颠簸,我解开安全带走过去关上了。旁边一对小情侣奇怪的看了看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