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唐僧每到一个国家,都要去倒换通关文牒,这是为了向唐太宗证明,自己确实走到了这里。

除此之外,通关文牒还能让唐僧在取经路上的各个国家畅通无阻,基本上没人敢拦住他,如果不是为了盖上各个国家的大印,唐僧完全不用去见各国的国王……



真相在背面

唐僧那通关文牒上到底写了啥?其实在西游记原著之中,已经给出了详细的描述,但是这描述却不在开头,在一个很巧妙的地方。

这地方妙就妙在,如果不说,一般人想不起来,如果说了,马上就能想明白。这通关文牒的具体内容,就在“真假美猴王”那里。



在老版电视剧中,并没有“真假美猴王”这一难,人们感到十分可惜,幸好在2000年的时候,又拍了一部《西游记续集》,弥补了这一遗憾。

而在拍摄这一章节时,电视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中的情节。



事情的起因,就是一群劫匪抢劫。之前唐僧他们遇上了一伙劫匪,孙悟空将他们都打杀了,唐僧觉得孙悟空又做错了,在孙悟空耳边絮絮叨叨,把孙悟空弄得有些生气。

唐僧把那几个劫匪安葬之后,又给他们念经超度。



唐僧念经的时候,还在絮叨此事,而且他还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孙悟空身上,那几个劫匪反倒成了英雄好汉,这更是让孙悟空有些恼火。

经此一事,师徒四人之间产生了矛盾,“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处人家,这家人姓杨,只有两位老人以及孤儿寡母在家。唐僧是个好事的人,他偏要问问老人的儿子去哪了。

老人只好说出实情,说自己的儿子去当了土匪。唐僧一听,顿时有点心虚,不敢再言语了。



孙悟空倒是不在意,他还在那大大咧咧地跟杨老汉说:“你要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只能是害了别人,连累自己,要不我把他抓回来,把他杀了吧!”

杨老汉并没有生气,他跟唐僧几人坦白,自己其实也有除掉这个儿子的想法,可是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还靠他给自己下葬。



众人本以为杨老汉的儿子已经被孙悟空杀了,但其实孙悟空还是发了善心的,并没有把那伙劫匪赶尽杀绝,还是放走了一两个,而逃走的正是杨老汉的儿子。

老汉的儿子带兄弟们回家,从妻子口中得知了唐僧的下落,便准备杀了唐僧几人为老大报仇。



杨老汉在送饭的时候,听到了他们在谋划此事,于是便把唐僧几人从后院送了出去。

但是那帮匪徒穷追不舍,非要送命,孙悟空也不惯着他们,直接就把他们全杀了。

而且他还故意找出了杨老汉的儿子,拿着他的首级,过去给唐僧看。



看到这个人头,唐僧气得说不出话来,只会念紧箍咒,念了十几遍,孙悟空实在受不了了,只好向唐僧求饶。

唐僧毫不心软,非要让悟空离开,悟空刚飞起来,想了想自己无处可去,只好又回去找师傅认错,谁知对方根本不留情面,连着念了二十遍的紧箍咒。



这一念,孙悟空实在受不了,疼得他赶紧离开了。他没有回花果山,而是委屈地去找观音菩萨告状。

“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观音见孙悟空委屈成这个样子,急忙让惠岸和善财把孙悟空扶起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孙悟空在这边诉苦,唐僧在那边受苦,猪八戒和沙僧只会挤兑人,一点真本事没有。

唐僧说自己又渴又饿,让猪八戒去化缘,猪八戒飞到云头一看,看不到一户人家,找了半天才看见一家人,却也只讨得一点锅底剩饭。



带着饭回来之后,又没东西打水了,只好把这点剩饭全倒在沙僧的衣服上,让他用衣服兜着,然后又去打了水来。

两人忙活半天,殊不知六耳猕猴已经把唐僧打倒,带着行李飞回花果山了。等八戒沙僧回来之后,这才看见趴在地上的唐僧。



几人只好带着唐僧去借宿,为了拿回行李,唐僧又把沙僧派去讨回行李。

等沙僧到了花果山,六耳猕猴正在水帘洞里拿着通关文牒朗读,借着六耳猕猴的嘴,唐僧这通关文牒的内容才正式出现。

当时六耳猕猴正打算着自己组建一个队伍,去西天取经,他以为只要有这几个人就够了。



虽然六耳猕猴的变化很厉害,但是他可不觉得自己的变化能骗过如来佛祖。

六耳猕猴认为,是谁取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经给取回来。



因此,他只需要把四个人带齐,把通关文牒拿好,就能替代唐僧一行人。

可惜,他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是大错特错。取经固然重要,取经人更重要,不是想换就换的。

取经路上的东西,并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其背后的东西,通关文牒也是一样。



情真意切,实力说话

仔细看唐太宗写的这段话,那真是情真意切,尤其是最后那句“倘过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施行”,已经是近乎恳求。

但如果这话不是唐王李世民说的呢?如果是哪个小国的国王说的这些话,还会有这样的效力吗?那肯定是没有的。



六耳猕猴只学来了孙悟空的皮囊,并没有学到内在;就算是其他国家的国王写这样的话,也不具有这样的效力。

吴承恩为什么要把通关文牒的内容让六耳猕猴说出来,其寓意就是:取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取经。当然不是说取经真的不重要。



而对于唐王李世民来说,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写的,当然也不是说就让李世民写“放行”两个字就够了。

唐王李世民的名气之所以能威震整个亚洲,是因为当时的唐朝极为开放,只要有钱,谁都能来长安生活,外国人入境,中国人出境,都很方便。



当时的长安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哪里来的人都有,甚至比现代的都市还要热闹。

当时没有网络,信息传播的渠道很少,只能是靠着人们的口口相传。

因此,人们口中的大唐,会越来越厉害,因此一些西方小国打听到的大唐,是已经被神化了的大唐。



而那些来来往往的商人,也必须抬高大唐的地位,进而抬高自己的价格。

因此,只要是听说过大唐的国家,听到的消息必然十分惊人,在他们的印象中,大唐可是一个强大无比的国家。而唐王李世民更是一个厉害人物。



唐僧本来就气度不凡,再加上如来佛祖亲赐的禅杖、袈裟,就算是普通人,也能看出他们身上的特别之处。

如果唐僧再拿出通关文牒,上面有唐王亲笔书写的文字,还有唐王大印,这些西域的国家就更不敢为难他们了,一定会轻松给他们放行的。



而且不光有唐王大印,随着旅途的进行,那上面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大印,就连传说中的西凉女国都有。

如果其他国家都放行了,偏偏你拦着不让走,这不是故意和唐王过不去吗?到时候真的把唐王招惹来了,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