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博主爆料,宁愿去挖掉一座山,也不愿去拆老旧区。开发商在皂角山整整挖两年了,已经修建了三栋楼房,当前还在继续挖山建房。
而茶院坝老旧片区改造已经启动10年了还在推进当中,遥遥无期。为什么开发商宁愿花巨资挖山,也不愿稳稳当当地去动迁呢?我猜肯定是挖山成本远比拆迁补偿成本低,因为利益最大化才是他们的目的。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图片,皂角山的山顶已经搬运走了,附近已经立起几栋高楼。
另一张图片显示,仍有挖土机在山头紧锣密鼓地施工。
让人唏嘘的是,附近的老旧小区依旧保留着上世纪的古风古韵,颇有沧桑感。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议论。
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评论和观点:
经济决定一切!拆迁补偿安置肯定比开新区贵嘛!不仅仅是费用,旧城区还有后续的钉子户,可能一个钉子户就把几个亿打水漂了!
山不会跟你谈条件,拆迁户会。
直接上石料传送轨道,利用高低起伏,半自动控制,根本不需要多久就挖平了,挖那么久,等地皮涨价么!
人的贪欲,远远重过一座大山。所以,开发商宁可去搬山,也不愿去触动老小区居民的利益。
愚公移山,却不拆迁,说明拆迁是何等艰难!
挖山比拆迁的优势:1.工期可以确定,拆迁不确定因素太多。2.没有那么多拆迁户进京访;3.拆迁成本远远高于挖山,4.少了拆迁过程中的腐败。5.挖山的渣土可值钱了。所以政府现在宁愿搞老旧小区改造也不愿意拆迁。
不要一味指责开发商,老旧小区拆迁安置是世界性难题,开发商要挣钱才能继续开发建设,所以只能挖山了。
- 在城中村改造和房屋拆迁、土地征收过程中,拆迁引发的矛盾屡见不鲜。
当补偿安置标准与拆迁户心理预期存在落差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坚决不搬,做钉子户”。甚至很多人迷信“拖字诀”,误以为拖延越久补偿越高。
在拆迁实践中,不少“钉子户”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地:生活质量断崖式下降:断水、断电、断路、噪音污染成为常态,甚至有的周围修成马路,只剩一栋房孤零零矗立在道路中央,出行安全成了大问题。
拆迁本质上是利益再分配,但是“坚守阵地”,有可能就会成为“孤家寡人”,类似发生的案例不少。总之,人的欲望要适可而止,而不是无限扩大和膨胀,到头来其实吃亏的还是自己。很多“钉子户”的房子,已然成了一座“孤岛”,追悔莫及。所以,有拆迁这种事,只要不过分,房子本身就是破旧不堪,还不如顺水推舟,顺势而为。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