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松涛的固碳密码,清泉奔涌的水源涵养之力,草甸湿地的生物庇护所——这些自然馈赠的价值,长久以来隐匿在传统经济账本之外。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走向实践,一个根本性命题亟待破解:如何让这些“绿色宝藏”的价值被看见、被计量、被转化为发展的澎湃动力?

《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方法与应用》恰似一把解码自然的“科学密钥”。这部由王金南院士领衔、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团队潜心打造的学术力作,将卫星遥感数据、生态模型与经济学原理熔铸一体,首次在全球视野下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价值核算体系。从青藏高原的冰川径流到江南湿地的碳汇盈余,从东北黑土地的生物多样性到南海红树林的灾害缓冲效益,书中每一页都在回答一个时代之问:当生态保护不再依赖情怀驱动,我们该如何用数字定义山河,用制度兑现未来?


核心内容从理论到实践,构建生态价值核算的全景图

1. 理论基础:生态产品的科学内涵与核算逻辑本书以五大理论为基石,构建了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的完整框架:

  •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强可持续”与“弱可持续”的辩证关系,强调自然资本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 “两山”理论: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升为国家战略,解析生态生产力与绿色经济的协同路径。

  •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厘清“结构-功能-服务”的级联关系,揭示生态产品形成的生态学本质。

  • 边际效用与福利经济学:创新性地将支付意愿(WTP)、消费者剩余等工具应用于公共性生态产品定价。

书中指出,生态产品不仅是自然馈赠,更是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价值转化的“第四产业”(生态产业),这一论断为生态资本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 方法体系:全球经验与中国方案的深度融合

  • 国际前沿:系统梳理联合国《生态系统核算》(SEEA-EA)、欧盟MAES项目、TEEB评估体系,解析英国自然资本账户、荷兰空间规划应用等典型案例。

  • 中国创新:详细介绍生态环境部《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指南》,提出“实物量-价值量-政策应用”三层核算框架,涵盖供给服务(如农林产品)、调节服务(如碳汇、水源涵养)和文化服务(如生态旅游)三大类28项指标。

  • 技术突破:首次实现全国尺度GEP动态监测(2015~2020年),揭示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比(如湿地贡献超40%的气候调节价值)。

3. 国家与区域实践:数据背后的生态密码

  • 国家层面:2015 ~2020年全国GEP总量稳步增长,年均增速达3.5%,其中西藏、青海等生态大省单位面积GEP位列前茅,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调节服务价值凸显。

  • 区域案例:

  • 西藏:GEP达2.8万亿元,水源涵养量占全国15%,凸显“中华水塔”战略地位。

  • 青海祁连山:冰川水源供给价值超百亿元,生态修复工程推动GEP增长12%。

  • 河北承德:首创“GEP+GDP”双考核机制,文化旅游服务价值占比提升至18%。

  • 国际对标:对比全球179国GEP数据(2017年),中国GEP总量居全球第三,湿地调节服务价值领先,但人均GEP仍低于发达国家,揭示生态优势转化潜力。

4. 价值实现:从核算到行动的“四产”革命

本书独创性提出“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理论:

  • 定义:以生态系统为生产主体,通过产权交易、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等市场化手段,将生态服务转化为可交易产品的新兴产业。

  • 路径:

  • 经营开发:浙江丽水“两山银行”模式,盘活闲置生态资产。

  • 权益交易:福建碳汇交易、新安江流域横向补偿等创新实践。

  • 产业融合:“生态+文旅”“生态+康养”的万亿级市场蓝图。

  • 评估体系:构建“供给能力-转化效率-政策保障”三维指标,量化各省第四产业发展水平(如浙江、福建领跑全国)。



✨ 亮点特色:一部立足中国、对话世界的里程碑之作

1. 权威性与前瞻性

  • 王金南院士领衔,汇聚生态环境部、中科院等多领域专家,代表国家生态核算最高水平。

  • 前瞻提出“第四产业”理论,被纳入国家《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政策框架。

2. 数据详实与案例鲜活

  • 覆盖全国31省及100+市县案例,首次公开2015-2020年国家GEP核算结果。

  • 国际案例横跨6大洲,解析英国自然资本账户、哥斯达黎加森林银行等标杆项目。

3. 政策导向与实践赋能

  • 直击生态补偿、绿色GDP考核等政策痛点,提供“核算-补偿-交易”全链条解决方案。

  • 收录技术规范、核算模板,助力地方政府“一键上手”GEP应用。


目录一览






左右滑动查看全书目录

购书直达

ISBN:978-7-03-080031-2

当我们用卫星遥感丈量森林的碳汇,用经济学模型计算河流的涵养价值,生态不再是抽象的“诗与远方”,而是可度量、可交易、可增值的绿色财富。

《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方法与应用》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生态治理迈入“数字化时代”。无论是学者探寻理论边界,还是官员制定生态政策,或是企业挖掘绿色机遇,这本书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态百科全书”。

翻开这本书,见证中国如何为万物定价、为未来储值——因为每一份生态价值,都值得被科学定义,被世界看见!

本文摘 自《 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方法与应用 》(王金南等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25.1)一书“前言”,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文编辑:谢婉蓉)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