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秋,印度方面无故挑衅,并入侵中国领土,无奈之下中央作出了对印自卫反击的决定。其实我们都知道,自从建国初开始,周边环境就不太好,刚建国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志愿军在彭老总带领下开始了抗美援朝。包括之前陈赓以及韦国清等援助北越。而除了对印自卫反击,还有对越反击战以及与珍宝岛的自卫反击。

其中,对越反击战是许世友以及杨得志指挥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由陈锡联所在的沈阳军区负责。

而面对野心勃勃的印度,在自卫反击作战时,指挥则是张国华。那么,为何没有开国上将担任总指挥呢,那些赫赫有名的战将去哪了?

开国上将有57位,其中的确有一部分将军侧重点并不在指挥,比如有的是政工干部,主要做的是政治工作,也有的擅长参谋或者后勤。

但能征善战的猛将还是不少的,其中还有的是文武双全。在解放战争时期,赫赫有名的五位猛将,他们打仗也都是非常厉害的,却都没有参与对印自卫反击。

第一位邓华



邓华打仗是没得说,他在四野也是唯一一位从纵队司令员升任兵团司令员的将领,要知道他也就是在解放战争期间才真正的成为了军事主官,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做的政治工作,可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军事指挥才能。

建国后,邓华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有与外敌作战的经验,而且他还从彭老总副手,升任志愿军司令员。回国后的邓华还担任沈阳军区的司令员,可见非常受重视。

然而,邓华不可能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邓华受到波及被撤职。他也从大军区司令员降为了四川的副省长,离开了部队。

第二位韩先楚

韩先楚是最能打的开国上将之一,赫赫有名的“旋风将军”。他打仗是非常厉害的,不然不可能在东野带出让敌人胆寒的旋风部队。并且率领部队一路打到了海南岛,尤其是解放海南,更是让他名噪一时。



之后,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担任副司令员,可以说是厥功至伟。回国后,他接替叶飞担任了福州军区的司令员,镇守东南。

不过韩先楚也是去不了的,原因就在于福州军区任务同样艰巨。

尤其是台海危机,让韩先楚也压力很大。在1958年,就曾有过台海危机,当时台湾叫嚣“反攻大陆”,并且国民党军队频繁炮击福建沿海村镇。所以,福建的前线部队奉命向大小金门进行了警告性的炮击。在之后台海也不消停。因此,韩先楚的重心一直在此。

第三位陈锡联

陈锡联是红四方面军出身,外号“小钢炮”,打仗那是一个猛,敢打善打硬仗、恶仗。他也是被誉为“打仗数第一”的开国上将。



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以及长征。他也是文武双全的将领,担任过副师长以及师政委。抗战开始,他也转型为军事主官,担任769团的团长,并率部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日军战机24架,让他名声大噪。此后,他又接连担任副旅长以及旅长。抗战胜利后,他也是纵队的司令员,并在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

陈锡联在建国后一直担任炮兵司令员,庐山会议后,他接替邓华担任了沈阳军区司令员,并且在之后长期担任大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也是不可能去的,毕竟中苏交恶后,中国和苏联关系极速恶化,北方的防御也是至关重要的,而沈阳军区承担着主要职责,压力非常大。

第四位许世友

许世友是出身红四方面军的一位猛将,红军时期就已经是军长了,抗战期间一直在山东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他也是山东军区的司令员。



许世友在建国后,曾长期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并且在1973年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也是在这里,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担任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

但在1962年,他并没有这样,毕竟他是南京军区司令员,西藏和广西还不是太一样。

第五位杨得志

杨得志是赫赫有名的“三杨”之一,他参加过湘南起义,并跟随朱老总上了井冈山。长征期间,率团担负前卫和先遣任务,曾指挥红1团强渡天险乌江,又组织“十七勇士”突击队强渡大渡河。



抗战爆发后,杨得志担任343旅685团团长,没多久,因344旅的旅长徐海东身体出了问题要回后方休养,杨得志被调过来代理344旅旅长职务。此后,他又率部转战冀鲁豫边区,坚持抗战,立下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期间,他先是担任纵队司令员,后升任华北军区第2兵团(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司令员,并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作战。建国后,杨得志参加了抗美援朝,担任过志愿军的司令员。1955年,杨得志被任命为济南军区司令员。他也是首任司令员。

1979年初,杨得志在担任突然调去了昆明军区担任司令员,这一次的任命中央也是有意的,就是要他指挥云南方向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

不过在1962年,他并没有去参与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

其实关于杨得志以及许世友,甚至其他的上将没有被上级派过去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原因也是简单的。一方面,杨得志和许世友都是大军区司令员,自然也是重任在身,不可能承担救火队员,另一方面对印自卫反击战并非没有指挥者。

虽然在军衔上,上将比中将要高一个级别,但在当时西藏军区是大军区,张国华也是大军区司令员。而且,张国华打仗并不弱。他15岁就毅然投身革命,加入了井冈山的红军队伍。尽管革命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政工干部,但在解放战争期间,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担任了军长。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解放大西南后,张国华奉命率领18军入藏。随后,他担任西藏军区司令员,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和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而且,他长期在西藏军区任职,对西藏地方非常熟悉,包括镇压1959年的叛乱。

可以说以张国华为首的西藏军区自然是要承担起保卫国家领土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的。

还是那句话,对印自卫反击战的目的并非要打多么大的规模,也不是为了教训一下印度人,最终还是逼着他们进行边界谈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