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李静成为首个公开自己绝经全过程的公众人物。

她坦言,在进入更年期后,自己既要面对潮热、失眠、过敏等“身体异常”,又要应对乏力、沮丧、自我否定等“心理异常”。

即便早有准备,但更年期还是让她乱了手脚。

那段时间,她开始一点点重新了解和探索自己的身体。

这才意识到:

更年期,其实是每个女人的必修课。

它不仅关乎着月经和生育,更关乎着女性健康。

那些在老年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骨折、关节炎等,可能早在更年期就埋下“祸根”。

等到这段“旅程”结束,李静将自己的经验整合成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

希望借此能帮助更多被更年期困扰的女性。

看完这部纪录片十点君才发现:

身为女人,或许我们还不够了解更年期。


提起更年期,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绝经,人生正式进入衰老期,迫近死亡;

丧失女性魅力;

彻底失去做母亲的可能性;

脾气难搞古怪,随时随地爆炸,一点小事就会哭。

以上种种,都对。

却也不全对。

事实上,更年期在医学上叫“围绝经期”。

特指从初次出现停经现象开始,直到完全停经12个月后的这整段时间。


图源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

绝经并不像想象中,是在某个瞬间突然就没了。

而是一个渐渐消失的过程。

具体过程,因人而异。

有的人可能在彻底绝经前,周期准时,但天数越来越少,颜色越来越暗,味道越来越重;

有的人则可能停经2个月,又来2个月,再停,再来......

但只有当你停经满12个月时,才算彻底绝经。

在月经潮汐的背后,根本原因在于:

卵巢的缓慢衰退,导致体内激素下降。

更年期的卵巢,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

以致体内激素,时高时低,在波动中渐渐下降。

德国妇产科专家希拉·德利兹曾在《炙热的你》中表达:

女性几乎所有的器官、关节、肌肉上都有激素受体。

所以当体内缺乏激素时,就会引发我们的健康和情绪问题。

以下7个迹象,是女性在更年期比较常出现的症状:

1)潮热、疯狂出汗

2)经常失眠

3)乏力,倦怠,没精力做任何事

4)性欲明显降低

5)断崖式衰老,皱纹增多,关节痛,容易长胖

6)情绪异常:抑郁症、焦虑症高发,心情大起大落

7)身体异常:不过敏的人突然过敏,心跳加速,食道反流,记忆力骤减,漏尿等。


图源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

有数据显示:

“更年期通常开始于45-55岁之间。

但具体每个人的开始时间、症状、以及持续时间长短都是不同的。

有94%的女性会经历1种到多种更年期症状,而剩下的6%则会毫无症状地顺利度过。”

说白了。

更年期,就是由激素下降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的大杂烩。

不过,以上种种不适,很多人最初并不知道是因为更年期。

所以,只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结果,一个毛病刚好,另一个问题又冒出来。

如此往复。

“很痛,很折磨。”

“前一分钟情绪还正常,后一分钟突然就哭了。”

“我的身体以糟糕的方式背叛了我。”

又或者,医院压根查不出具体病因。

迫使女人只好忍着。


图源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

但这可不是个好主意。

正如《炙热的你》中所写:

缺乏激素,会让女性身体变得“脆皮”,成为慢性疾病生长的“温床”。

就拿潮热来说。

它其实是我们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代表身体里所有器官都缺乏激素。

就算某天潮热消失了,也不代表身体没问题了。

只代表“报警器”坏了。

只要没调整体内的激素水平。

随着年纪的增长,关节炎、三高、老年痴呆、抑郁症等慢性疾病都更可能找上门来。

所以啊。

更年期,其实在我们的人生里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向前看,告别月经和生育的烦恼;

向后看,是我们老年健康的“守门员”。

趁早防范,便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拖延无视,则隐患无穷。


除了生理上的考验外。

更年期女性,往往也要承担许多现实压力。

首当其中,就是身边人的误解与不支持。

有人的丈夫假装更年期不存在,以为只要少提,就能相安无事,反倒加重了妻子的孤独感;

有人更年期正撞青春期,孩子天天在家跟自己对着干,让本就敏感的情绪彻底糟透了;

有人在上班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头晕、手脚发麻,以为自己得了心梗,便叫了120,住院观察一周,结果被朋友说“矫情,一点小事就放大”。

矫情、发疯、不可理喻、胡思乱想......

这些污名化的标签,密不透风地贴满了更年期女性的周遭。

让旁人只看得见她们“性情大变”。

却看不清她们其实“身不由己”。

正如李静所说:

“我所有更年期的症状,不是性格问题,只是被体内的激素‘控制’了。”


图源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

此外,对一些来自县城和农村的女性来说,更年期还代表着一场更棘手的危机:

生存压力。

四五十岁时,她们往往已经把孩子送入高中或大学,有了更多时间精力。

同时,丈夫的赚钱能力可能随着体力变差而下降。

家里的经济压力,更多落在了女人身上。

月嫂、保姆、保洁,成了她们的主要出路。

只要够努力,积攒一定经验和资源后,工资也会变得比较可观。

不曾想,更年期突然来了。

当“靠体力赚钱”迎面撞上“需要休息的身体”,二者之间的矛盾,让女性变得无所适从。

网友刘树琴今年56岁。

自从22岁起,她没有一天闲下来过。

早年先是在老家起早贪黑地种地,后来又养了10年羊,再后来又做了几年的工地小工。

前几年,她终于换了一份在工地做饭的“轻松活”。

本想要做到干不动为止。

谁知,47岁的她突然得了“怪病”:

身体绵软没有劲,每天只想躺在家里,一点活儿都不想干,一点累都受不了;

只是待着,汗就顺着脖子往下流;

心情烦躁,总想上街找个地方大喊大叫。

就这样,刘树琴没了工作。

在那之后的七八年里,一直闲在家里。

被卡在“身体难受”和“没法赚钱”的双重焦虑中。

“真想不明白,明明干了一辈子活儿,怎么突然就干不动了?”


其实,这些症状并不神秘。

但凡看过医生,就会明白,都是更年期引起的,完全可以调整。

不过刘树琴就和许多基层女性一样,压根没想过看医生。

一是不知道自己的“病”是更年期,是可以治的。

二是没有时间精力,更不愿意花这“冤枉钱”。

那么,留给她们的就只剩一条路:

忍耐。


不过,大家也不必把更年期当做“洪水猛兽”,太过焦虑。

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只要遵循医嘱,认真应对,每个人都能顺利度过。

并且,在更年期之后,女性会迎来“新生”。

这也是人生中最适合“取悦自己”的时期。

首先是生理层面。

我们摆脱了过往身体上的诸多限制与不便:

像半夜起床洗内裤和床单的麻烦;

每月一次的疼痛与不适;

意外怀孕的困扰;

被激素操控,情绪莫名波动;

对身材、容貌的过度焦虑。

等等。

与此同时,我们体内的激素会在更年期后调试到一个新平衡。

这会为女性带来旺盛的创作欲和共情力。

此时,很适合培养一些新兴趣。

例如,学一门新语言或新技能。


图源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

再从现实层面来说。

此刻的女性大多开始从“母亲”“妻子”“员工”的身份中解绑:

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工作也进入尾声,临近退休。

辛苦了大半辈子。

我们终于“功成身退”,可以回归自己。

重新探索未来的几十年,该如何度过。

网友靓靓就深有体会。

她曾是一个全职妈妈。

但当女儿离家上大学后,她突然陷入情绪低谷:

自己不再被女儿需要;

身体开始走下坡路;

多年不工作,担心与社会脱节。

靓靓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不断焦虑、失眠。

直到,她开始玩狼人杀。

这个集体游戏,不仅烧脑,还考验玩家的沟通能力和情商水平。

很合靓靓的心意。

现在,她每晚都会固定看3小时的狼人杀直播,总结知识点。

并在每周的牌局上分享给“牌友”。

如此一来。

生活充实了,脑子动多了,晚上睡觉也更香了。

同时因为“被很多人需要”,靓靓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成就感。


你们看。

更年期后,我们的经验、脑力、精力依然处在高峰状态。

又没了月经的麻烦和责任的重担。

是开启人生第二春的天选机会。

也难怪很多人会说:

在更年期之后,女人会迎来真正的自由。


话已至此。

为了能进一步地帮助大家,十点君还准备了几条方法论。

可以先点赞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或者,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1、求助妇科医生,尤其是专攻更年期的专家

就医,是应对更年期最重要的办法。

我们身体的许多症状,都需要经过专业检查和诊断,才能找到准确原因。

且医生可以对症下药,让我们少走弯路。

切忌自行诊断和用药。

如果内心上有些抵触,不妨想想这句话:

“去医院并不是因为更年期是一种病,它更像是去配一副眼镜或助听器。

妇科不仅是诊断疾病的地方,更是调整女性生活状态的地方。


图源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

2、和家人朋友坦诚沟通

很多更年期女性都会对更年期感到羞耻。

因此,不愿和家人朋友聊起自己正在经历的问题。

但更年期,是女人一生中最脆弱,最需要被支持的时期。

同时,沉默和逃避,会让身边人误解自己。

导致自己的家庭或社交危机。

所以,当你下一次莫名对孩子发脾气,不愿进行夫妻生活,懒得和朋友聚会时。

请坦诚地告诉他们,自己正在经历更年期。

并用简短的语言表达:

自己的症状,症状所带来的感受,以及你的需求。

3、和同龄人交流,减少孤独感

伊藤比吕美曾说:

“更年期最需要的,是和同龄人交流。”

家人可以提供陪伴,却很难感同身受。

但同龄人能给到妥帖的情绪安慰和实用建议。

也能减少我们的孤独感。

4、自学更年期的相关知识

因为每个人的更年期经历都不同。

除了靠外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探索人生下半场,和身体合作的更好方式。

这边推荐大家几本书:

希拉·德利兹《炙热的你》;


珍西·唐恩《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


克里斯蒂安·诺斯鲁普《女性身体的秘密》。


这些都是关于更年期的科普书。

方便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

在文章的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句李静的话:

“更年期从来不是人生的剩下。

而是盛夏。”

点个吧,希望每个人都能顺利度过更年期。

你对更年期有哪些恐惧和困扰呢?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欢迎来评论区,大家一起聊聊~

参考资料:

1、 希拉·德利兹:《炙热的你》

2、珍西·唐恩:《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

3、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

4、新周刊:《女性最羞耻的秘密,她想要大声讨论》

5、三联生活周刊:《闭经的中年女性,失去荷尔蒙也是一种快乐》

6、三联生活周刊:《农村女性的更年期:在人生最能挣钱的时候,遭遇“生存危机”》

7、三联生活周刊:《更年期女性交友:取悦自己,别提家里的糟心事》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烟,笔下才有眷恋。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