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8岁的邱会作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结束了自己辉煌但又充满曲折的一生。
人说盖棺定论,但是对于一个历史人物而言,对他们的评价在所谓的官版之外却从来不会缺少争论,这位自然也不例外。
最后他的丧礼是以家庭名义举办的,个中缘由自然是清晰可见的。但相较于同侪黄永胜等人的葬礼,他的葬礼却又无疑是“隆重”的——所至者竟也有千人规模,其中兴国五十六位开国将军的后人基本上悉数到齐。
在葬礼上还出现了黄永胜之子黄春光嚎啕大哭、悲恸不已的一幕。想来许是黄春光触景生情,联想到了当年(1983年)父亲黄永胜去世时的一幕幕……
而我们身为后人、旁观者,或许也只能说政治就是这样波谲云诡,选择就是机遇与风险并存。
一如1929年,15岁的邱会作选择了参加红军,并加入了共产党;又一如在那场浩劫中,邱会作选择了深度绑定101……
总之,万般皆有因果,皆会有因果。
而在“九一三”事件后,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的邱会作自然也知道了结局。
就在十余日后,惴惴不安的邱会作也等来了结果——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而在1973年8月,十大中确认了邱会作被“永远开除出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这样的处罚意味何如,不言而喻。1980年,随着两案的被推动审理,邱会作也被送上了审判席。
相较之下,邱会作的态度无疑是好的,他选择了不辩护、坦然认罪——“这是我的罪行,我完全应当认罪”;甚至他还有当庭下跪请罪之举。
1981年,邱会作被判处了16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5年。其刑期自其关押的1971年算起,当到1987年至。而考虑到他的身体、功绩等原因,他很快便于同年“保外就医”。
因为他的妻子胡敏是陕西西安人,他也被安置于西安居住。虽然他的军衔被撤销,但是行政待遇却恢复,享受行政九级干部待遇,彼时每月发放月生活费100元(另配有卫、秘书、厨师、医生及专车)。1987年刑期届满后,邱会作的待遇到了200多元。
这样的待遇与当时普通人相比,显然是极好的。
但也有干部说起当时邱会作夫妇的生活条件时表示他们生活条件挺差的——(他们)雇了小保姆,生活艰辛,还开办过“胡敏诊所(胡敏曾为军医)”维持生计。
这一点上只能说不只是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就连观点上亦是如此并不相通。
1992年,邱会作夫妇被安排到了干休所安度晚年,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与当年的戎马倥偬不同,闲暇之余邱会作也练起了书法、锻炼起了身体,他还很关注经济工作(这与其从事财政经济后勤工作,显然是分不开的)。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
2002年,邱会作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总结其一生,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现代政治史的缩影,历史的复杂性也是显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