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5万级市场的「智驾突围战」

2025年,15万级SUV市场已从“续航竞赛”转向“智驾内卷”。当新势力品牌仍在标榜硬件堆砌时,传统车企与跨界玩家以更低成本实现了更高阶的智驾能力。我们实测三款热门车型——小鹏G6、比亚迪宋L DM-i、极氪07,发现这场暗战中,第二名竟以“逆袭者”姿态让新势力汗颜。

第一章 城市NOA接管率:小鹏G6碾压全场,比亚迪宋L垫底

在模拟上海核心城区100公里路测中,三款车型的接管次数差异显著:

  • 小鹏G6:接管率仅1.2次/百公里,全程自主完成南浦大桥大曲率弯道、施工路段绕行等高难度动作,其BEV+Transformer架构对异形障碍物的识别准确率达98%。
  • 极氪07:接管率1.5次/百公里,虽略逊于小鹏,但夜间场景下对横穿行人的预判能力突出,误制动频次低至0.3次/万公里,接近华为ADS 3.0水平。
  • 比亚迪宋L DM-i:接管率高达2.8次/百公里,主要问题集中在无保护左转场景,系统对非机动车轨迹预测偏差较大,暴露纯视觉方案的局限性。

关键结论:小鹏G6凭借全域数据闭环能力稳居第一梯队,而极氪07以“安全冗余设计”反超新势力黑马,比亚迪则需加速算法迭代。

第二章 自动泊车实测:极氪07成功率93%,深蓝S7短板明显

通过20组复杂车位测试(含斜列式、断头路、立体车库),三款车型表现分化:

  • 极氪07:综合成功率93%,行业首创的“UWB+视觉SLAM”融合定位技术,将车位角点识别误差压缩至1.5cm,狭窄车位(3.8米)泊入耗时仅45。
  • 比亚迪宋L DM-i:成功率82%,依赖超声波雷达的传统方案在雨雾天气下误判率激增,但刀片电池BMS联动智驾系统的续航预测精度达±3%,实用性加分。
  • 深蓝S7:成功率76%,华为乾崑ADS SE系统对不规则障碍物(如广告牌)误识别率较高,需人工介入修正,暴露硬件与算法协同短板。

技术分野:极氪07的毫米级定位技术重新定义泊车天花板,而深蓝S7的“高配低效”折射出硬件堆砌≠体验升级。

第三章 智驾订阅成本:蔚来NOMI最贵,小米SU7性价比突围

三款车型的智驾付费模式与成本对比鲜明:

  1. 蔚来NOMI:订阅费6800元/年,支持按月付费但需绑定整车账号,二手保值率折损达15%。
  2. 小米SU7:买断价4999元(限时优惠),纯视觉方案降低BOM成本,但城市NOA覆盖率仅限一线城市核心区域。
  3. 极氪07:智驾功能全系标配,通过“硬件利润+数据增值”模式摊薄成本,用户零额外支出即可享受高速NOA。

商业模式启示:蔚来的高溢价模式面临用户流失风险,而极氪的“普惠智驾”或将重塑行业定价规则。

第四章 逆袭者解码:极氪07为何让新势力汗颜?

极氪07的“黑马”表现源于三大技术突破:

  • 感知冗余: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视觉的三重融合,夜间暴雨场景目标识别率提升37%。
  • 决策拟人化:基于10^15次仿真训练的强化学习框架,在“加塞博弈”中选择最优路径,体感流畅度媲美人类驾驶员。
  • 成本控制:自研域控制器将算力成本压缩65%,实现L2+功能“零订阅费”。

反观新势力,小鹏G6虽技术领先,但3.5万元的智驾选装包将入门门槛拉高至18万级,背离“全民智驾”初衷。

结语:智驾平权时代,谁在裸泳?

当技术红利穿透价格壁垒,15万级市场的竞争逻辑已彻底改写:

  • 用户启示:优先选择“数据驱动型”车企(如极氪、小鹏),规避“期货功能”风险。
  • 行业趋势:2025年城市NOA硬件成本或降至5000元,20万以下车型有望全面标配。

今日互动
你会为高阶智驾额外付费吗?点击投票,看看多少人和你一样选择“技术实用主义”!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2024智驾实测报告、比亚迪2025技术白皮书、中国汽研城市NOA评估标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