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滨湖,“书式”生活又有新的打开方式。4月18日,2025年无锡市第十八届太湖读书月暨滨湖区“乐读慢岛”开放日活动在蠡湖风景区蠡堤启幕,开启了“书香+音乐”阅读与艺术体验的深度联结。
爱乐之城、阅向未来。本次活动以书为媒、以乐为介,打造了一场无边界的湖畔“乐读”盛会。现场,“乐读慢岛”开放日17场系列活动同步开启,这片“爱乐之湖”在书香浸润中,进一步涵养城市文脉、凸显城市气质。
“乐读慢岛”发出第一封邀请函
书中有无限远方,乐里融无界长歌。“乐读慢岛”是在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新闻出版局的指导下,由无锡市滨湖区委宣传部、滨湖区新闻出版局联合蠡园经济开发区、蠡湖风景区、青年文化厂牌“古德拉克”于2024年12月共同打造的江苏首个政府扶持、媒体倡导、社会支持的动态文化体验项目。
该项目由伊德音乐钟书房、书香栈道、森林剧场、音乐排练厅、平克黑胶唱片店、行读打卡点等功能区域组成。1800平方米的湖岛空间将静态阅读与自然景观、城市文化和社交互动相结合,通过常态化提供“有氧阅读”“音乐市集”等沉浸式体验,积极打造多元、开放、包容的“无边界钟书房” ,助力打造无锡“爱乐之城、书香之城”。
首个“乐读慢岛”开放日向海内外发出第一封邀请函。开放日将持续3天,由1场启动活动、1个艺术书展、1个编辑早餐会、2场湖畔音乐会、4场音乐阅读分享会、8场民谣音乐演出等17个子活动组成。
跨界融合:当书香遇见音符
近年来,在推动“钟书房”建设中,无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与特色:市级“钟书房”示范点,区级钟书房“旗舰点”,乡镇街道依托有利场所新建,利用优质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改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融合,建成了颜值高、硬件好、设施新、藏书多、时尚范的“钟书房”矩阵,并在有条件的社会公共场所植入阅读元素,打造了若干个“钟书阅读驿站”,打通市民书香生活“最后一公里”。在滨湖,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活动现场,市总工会发放总价值30万元惠民购书券。作为江苏省全民阅读十佳推广项目,“故事家族——亲子故事大赛”深耕锡城十余载,故事家族亲子家庭代表用充满童趣的视角,带观众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地铁锡游记”。
“相约钟书房 书香满锡城”作家进基层百场“悦”读活动启动,未来,作家们将走进社区、校园、企业,让文字的温度浸润城市的每个角落。此外,全市重点阅读活动内容发布。通过不同类型和主题的阅读活动,让传统阅读迅速“破壁”出圈,成为新潮流。
活动现场,无锡爱乐之城主题宣传片《听·无锡》正式发布,无锡与音乐的故事在此刻向世界传递。中国国风音乐人、青年革胡演奏家吴昱忻和伶Remix Studio乐团在湖畔奏响一缕弦音;国内著名音乐人赵照与江南大学中外大学生以一曲《山湖之约》,唤醒无锡的山水诗情与青春活力。
文化地标:打造人文经济新名片
以文脉滋养城脉,在滨湖108公里长的太湖岸线上,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太湖秀剧场、央视影视基地、融创文旅城、荣巷古镇、灵山景区、龙头渚公园等数十个文化地标“串珠成链”,让这条“108廊道”成为一条远近闻名的文化大道。
其中,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是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典型。其前身是无锡最大轧钢厂——雪浪初轧厂,该厂于2008年全面关停。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滨湖选择“保”住这处老工业遗存,并让其在改造中新生,成为无锡影视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
位于廊道东段的文化地标 “太湖秀剧场”2019年6月启用,入选《泰晤士报》“2019年全球十佳建筑”,剧场配有国内罕见360°环形巨幕,360°旋转、升降、倾斜水舞台等世界顶级剧场设备。
现有文化地标影响力加速提升的同时,新的文化地标也在加速焕新。荣毅仁纪念馆焕新启用、大公图书馆成为热门打卡地、无锡名贤文化交流即将开放,荣巷历史文化街区正以一场“修旧如新、古今交融”的更新实践书写着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新篇章。
如今,融合“书香+阅读+音乐+社交”等众多文化属性的“乐读慢岛”即将成为滨湖新的文化地标。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靓丽太湖湾 活力科创带”的发展定位,无锡滨湖将加快塑造高品质文化空间,以“文化”塑“内涵”,持续提升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朱鲸润
(滨湖区宣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