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专程来锡采访无锡太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国防时空”策划采写相关专题节目,记者从网上查阅到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中有一册《战时西北国际交通线》,系陈橹教授撰写,于是专程从北京到太湖学院采访。
图为陈橹教授(右一)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采访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对这一影响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国内外历史学界做过大量学术研究,出版了许多论著。2015年7月30日,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示学术界应该广为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大力加强对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中共中央宣传部迅速制定抗日战争研究的专项规划,国家教育部决定推动全国高校积极投入抗战历史研究,积极支持南京大学联合有关高校建立抗战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并召开了由数十所高校的百余位教授、学者参加的抗战历史研讨会。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和准备,南京大学牵头联合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及台湾“中国近代史学会”,组织两岸历史学者共同组建编纂委员会,深入开展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从不同视角和不同层面,深入阐明抗日战争的曲折艰难历程,以深刻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项目自2015年启动,至2021年开始编辑出版,是一项巨大的学术工程,百余位学者、教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陈橹教授撰写的这部著作作为该系列中的一册,计37万字,全书回顾了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的国际处境与外交策略,分析了苏联与中日的利害关系及援华战略的形成;对于西北国际交通线开辟的背景、过程、运行情况,以及诸多参与方在其间的影响进行了评述;揭示了主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国际大通道开辟和运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苏联通过西北国际大通道对华援助情况,包括贷款的使用、偿还,苏联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来华助战及志愿飞行员参战情况等。既纵向梳理了史实,总结了西北国际交通线的顺利运行在全面抗战初期发挥的巨大作用,又横向研究了由“大通道”建设引发的相关问题,较为全面地再现了西北援华国际通道的历史。采访现场,陈橹教授不仅介绍了该书写作中对历史事实探寻、考证的艰辛过程,还回答了央广记者对几个关键话题的提问。
陈橹教授曾是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著有《主体与目标的错位:辛亥革命与传统因袭》《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偏差及其原因分析》《论地缘生态环境对中国文明的制约》《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及其历史影响》等文,参著《共和肇始:南京临时政府研究》《解放还是侵略——评 <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等。
据介绍,央广记者策划采写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不久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国防时空”节目中播出。
WUXI TAIHU UNIVERSITY
来源:太湖要闻
排版:毛颖
校对:冯烨茹 霍嘉馨
责编:孙安
审核:许松
▲ 书香满校园 青春绽芳华|第十一届无锡太湖学院校园读书文化节开幕
▲青春无诈齐行动,共织校园安全锦 | 我校第二届反诈情景剧大赛成功举办
▲无锡太湖学院e太湖智慧平台使用说明
▲今日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