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家信用正在受到质疑。本周,标普全球评级和Scope先后发出调降美国信用评级警告。标普暗示,若美国财政状况恶化,其可能失去AA+评级。同时,特朗普及其团队据称正在研究是否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白宫对美联储的干预或进一步破坏美国信誉。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美债收益率虽从上周4.5%的高点回落至4.333%,但“债市VIX”指数一度创年内新高,市场对债务前景仍然不安。美元指数继续走低,收报99.235。从历史经验看,跌破100或预示全球资金配置将重新洗牌。

◆ 俄乌“暂停打击”协议到期,美国快没耐心了;特斯拉低价版Model Y或延至明年生产;Meta寻求亚马逊、微软等资助,分担Llama训练成本;3357美元!现货黄金一度再创新高。更多内容,尽在《一周国际财经》。

美国信用的十字路口:降级魅影重现,白宫“对决”美联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578127343

继上周美国资产遭遇大规模抛售后,华盛顿和华尔街上空又笼罩在新的阴云之中:美国的国家信用正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本周,全球领先的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全球评级(以下简称“标普”)和欧洲评级机构Scope接连对美国信用评级发出调降警告。标普称,若未来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美国可能失去现有的AA+评级。

标普曾在2011年成为首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机构,当时导致美股两周大跌17%。

与此同时,美联储的独立性也在受到挑战。白宫官员4月18日称,特朗普及其团队正在研究是否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分析师称,试图解雇鲍威尔可能“加剧对美国国债和美元的抛售”。


受关税政策影响,美债收益率上周突破了4.5%的关键阻力位,本周收于4.333%,仍处于高位。而且,“债市VIX”指数周中一度飙升至137.26以上,创下年内新高,凸显出投资者对债务前景的不安。

继上周盘中跌破100关键关口后,美元指数本周继续走低,截至发稿收报99.235。《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表明,美元指数低于100,往往是一轮全球资金配置重新洗牌的前奏。

从AA+到更低?全球评级机构密集警告

在4月14日的一份报告中,标普暗示称,如果未来发生任何使美国财政状况恶化的事情,它可能会将美国信用评级从目前的AA+再下调一级。

标普以财政信用分析中典型的隐晦语言称,“未来几个月美国政府预算程序和政策谈判的结果,将有助于确定政策,为我们对美国主权信用的看法提供信息。这些讨论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美国财政状况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1年8月5日,在美国国会就提高美国债务上限问题陷入僵局,几乎导致美国财政部无法支付账单之后,标普成为首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机构。这也是1917年以来美国政府信用评级首次被下调。

在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之后,标普500指数大跌,两周内跌幅达17%,直到两个月后才得以收复失地。美股的大跌彼时还引发外界对债务危机的担忧。


图片来源:彭博社、中金公司研究部

而标普并不是近期唯一发出警告的评级机构。据外媒4月15日报道,总部位于柏林的Scope Ratings表示,如果长期的贸易战削弱了外界对美元的长期信任,或者如果特朗普实施资本管制等更加极端的措施,美国的信用评级可能会被下调。

Scope Ratings的主权债务评级主管Alvise Lennkh-Yunus在1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如果对美元特殊地位的怀疑增加,这将对美国的信用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Scope Ratings目前将美国评级定为AA,展望为“负面”。这低于标普和惠誉的AA+评级,也低于穆迪的评级。

穆迪是目前唯一一家仍将美国评级定为最高等级“AAA”的大型评级机构,但该机构今年3月也警告称,随着预算赤字飙升、债务负担能力锐减,美国的财政状况已“进一步恶化”,美国经济面临的“重大尾部风险”可能彻底撕破美国“AAA”评级的安全网。

穆迪尖锐指出,即使在经济乐观的低概率情境下,美国债务负担能力仍“显著弱于其他AAA级主权国家”。利率攀升导致政府债务可负担性降低,而赤字膨胀与利息支付激增更让财政前景雪上加霜。特朗普政府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惩罚性关税,不仅加剧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更可能触发物价飙升与经济骤冷,形成信用评级的下行压力。

穆迪的报告还强调,美元和美债市场的传统优势正被迫承担“更关键的缓冲作用”,但这一支柱能否长期对冲财政恶化仍是未知数。

评级机构的集体忧虑,根源在于美国不断膨胀的“债务雪球”。相较于2011年约为1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总额,当下的债务已经高出一倍不止。据US Debt Clock的实时数据,截至发稿,美国的债务总额已高达36.7万亿美元,利息支出也将是巨大的负担。例如,在截止到2024年9月30日的2024财年,美国的债务利息支出已超过1万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虽然穆迪和惠誉在2011年时并没有跟随标普下调对美国的AAA评级,但这两家评级机构当年也曾将美国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这表明接下来下调美国评级的可能性更高。“抛售美国资产”的趋势可能会愈演愈烈。

白宫:正在研究是否解雇鲍威尔!美联储独立性受挑战

在财政风险日益凸显的同时,特朗普近两日连续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美联储独立性也在引发市场担忧。

鲍威尔日前明确表示不会因市场波动而采取紧急救市措施。他的表态立即招致特朗普的强烈批评。据央视新闻,美联社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令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而特朗普似乎希望把责任推到鲍威尔身上。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摄

4月17日,特朗普称可立即让鲍威尔走人,要求美联储立即降息。18日,他在白宫重申鲍威尔应降低利率。同日,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证实,特朗普及其团队正在研究能否解雇鲍威尔

这种公然干预央行决策的行为,引发了市场的广泛担忧。正如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萨拉·宾德所说,“美联储需要公众信心。但如果总统试图让鲍威尔下台,那只会增加不确定性。”

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也曾警告:“政治干预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不良的繁荣-萧条周期,最终导致经济不稳定和通胀上升。”

破坏美联储的独立性,无异于动摇美元体系的另一根支柱。Schwab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师Kathy Jones告诫说,试图解雇鲍威尔可能会加剧对美国国债和美元的抛售

历史镜鉴:美元跌破100是全球资金配置洗牌的前奏

近期美元和美债市场的表现,正成为衡量投资者对美国信心的一面镜子。

美元指数自1月创下高点以来持续下跌,4月11日盘中更是跌破了关键的100点心理关口,触及99.01点,创2022年年初以来最低水平。本周,美元指数进一步走低,收报99.23。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元跌破100往往是一轮全球资金配置重新洗牌的前奏。过去几十年,美元指数跌破100这一现象常常出现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或滞涨(如1974—1975、1977—1981、2008、2020)之际,叠加美联储降息或宽松周期(如1977—1979、2008–2015、2020–2021),导致美元失去利差优势,资本加速流出

美国银行(BofA)4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也印证了市场对美元的担忧。调查显示,约61%的受访者预计美元将在未来12个月走弱,创2006年5月以来的最大看空比例。

美债市场也难言平静。尽管本周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上周4.51%的高点回落至4.333%,但仍处于相对高位。被称作“债市VIX”的美债风险波动率指标——美银MOVE指数周中还一度飙升至137.26以上,刷新年内高点,凸显投资者对债务前景的不安。

在此背景下,资金流向也发生了变化。美国债券巨头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PIMCO) 表示,欧洲、英国、日本或新兴市场的长期外国政府债券似乎是美国国债的有吸引力的替代品。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高级外汇策略师Rodrigo Catril表示,欧元和瑞士法郎预计将受到提振

“做多黄金”更是成为了全球投资者的一致选择。4月16日,现货黄金再度刷新历史高位至3357.78美元/盎司,后回吐部分涨幅。

高盛分析师预计金价到今年底将涨至3700美元/盎司,极端尾部风险情境下可能接近4500美元/盎司。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亦再次调升金价预期,称未来12个月的黄金价格或达3500美元/盎司。

未来关键点:鲍威尔的命运、通胀抬头、密集到期的美债

评级机构的警示、白宫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潜在挑战、金融市场的紧张情绪以及“对等关税”的阴影……多重压力因素正汇聚于一点,将美国的主权信用推向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未来几个月,市场将紧盯几大焦点:

其一,鲍威尔的命运是否会因政治压力而改变。Evercore ISI分析师Krishna Guha警告,“特朗普诉Wilcox”案的裁决可能会通过扩大总统权力,允许总统解雇先前被认为不受政治压力影响的机构的官员,从而破坏美联储和其他政府机构的独立性。鲍威尔日前讲话也提到了这起案件,称这不适用于美联储。

其二,通胀“幽灵”是否会再次抬头。虽然CPI同比增速在3月出现温和回落,但核心服务类通胀仍高居不下。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推动“输入型通胀”重新抬头。

据外媒4月18日报道,根据路透社经济学家调查,经济学家上调了对所有接受调查的通胀指标的预期,预计至少到2027年,所有通胀指标都将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其三,据美国国预算办公室,今年6月,美国财政部将迎来一轮国债密集到期,再融资压力陡增。安联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4月12日表示,当前国债市场波动“已接近市场功能失调的边缘”,若缺乏明确的政策回应,市场流动性风险和定价失控问题可能会急剧放大。穆迪此前也称,若债务再融资成本攀升,将对联邦预算构成巨大压力。

这些不仅仅是华尔街的担忧,更可能定义新一轮全球金融格局的走向。


美乌矿产协议备忘录细节公布!

俄乌“暂停打击”协议到期 美国快没耐心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31N2202607825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18日,乌克兰政府正式公布了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意向备忘录文本。

根据备忘录内容,其核心要点之一是规定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该基金的设立旨在吸引美国及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投资,助力乌克兰在多年冲突后实现经济重建与发展。

备忘录还特别指出,美乌双方承认乌克兰自愿放弃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库

备忘录规定,美国尊重乌克兰加入欧盟后的义务,或与国际金融机构及其他官方债权人达成协议时所承担的相关义务。这意味着,美乌之间关于矿产协议的制定工作,不会与乌克兰的欧洲一体化道路产生冲突。

据新华社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表示,如果围绕乌克兰问题的谈判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明确进展,美国将不再参与斡旋。特朗普当天在白宫对记者说,如果某一方或双方让谈判变得非常困难,“我们将不再参与其中”。

美国媒体认为,围绕乌克兰问题的斡旋行动已陷入僵局,美方正日益失去耐心。

根据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18日公布的信息,乌总统泽连斯基已经签署了有关将乌克兰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从2025年5月9日延长90天至8月6日的法令

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为期30天的俄乌暂停打击能源基础设施约定期限已到期,但俄总统普京未就此作出新指示。佩斯科夫指出,俄罗斯遵守了俄乌暂停打击能源基础设施的约定,但乌克兰未能遵守。

俄方指责乌克兰军队自3月18日相关约定生效以来对俄罗斯多个地区的能源目标发动了120多次袭击。而乌克兰也指责俄方同期30多次违反约定,打击了乌克兰各地的关键基础设施。

特斯拉低价版Model Y或延至明年生产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摄

当地时间4月18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原本承诺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价格更亲民的电动车,但目前在美国的生产计划已被推迟。预计这款低价版Model Y(内部代号为E41)的生产时间推迟到第三季度到明年初不等,大幅晚于特斯拉公开承诺的时间表。

特斯拉目标是2026年在美国生产25万辆这种更便宜的Model Y。但最终这款新车也计划在中国和欧洲生产。此前报道指出,未来推出的E41将比现款Model Y更小,生产成本预计降低20%。

随着特朗普对美国以外进口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征收25%关税,汽车制造商正面临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但除了关税,特斯拉目前还面临多重严峻挑战。

2024年,特斯拉历史上首次出现年度交付量下滑,分析师预计今年销量将继续下降。引发销量下滑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密切合作以及对欧洲极右翼政治人物的支持给品牌声誉造成的损害。特斯拉产品线老化、缺少相对便宜的车型也是公司面临的另一重挑战。

Meta寻求亚马逊、微软等资助,分担Llama训练成本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郑雨航摄

4月18日,据外媒报道,过去一年,Meta向包括微软、亚马逊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寻求资金支持,以分担其大模型Llama的训练成本。

作为回报,Meta提出了多种合作方案,例如允许资金支持者参与Llama未来功能的开发决策。报道指出,Meta最初提出这项名为“Llama联盟”的合作构想时,市场反应较为冷淡。一些被Meta接洽的公司对于投资一个最终将开源的模型持谨慎态度,因为这相当于为最终可以免费获得的技术付费。

报道还提到,Meta与亚马逊和微软进行了最为深入的探讨。知情人士透露,Meta也曾与Databricks、IBM和Oracle等公司,甚至至少一位来自中东的投资者代表进行过洽谈。

分析指出,Meta此举意在加强与亚马逊和微软等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并探索Llama商业化的更多可能性

据悉,Meta今年预计将在资本支出上花费600亿至650亿美元,比2024年增加约60%,主要用于开发更多的AI数据中心。这一支出约占其今年预期收入的三分之一。


美元指数连续第四周下跌

3357美元!现货黄金一度再创新高

本周,美股三大指数齐跌。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1.50%,纳指累跌2.62%,道指累跌2.66%。

“科技七姐妹”本周均下跌,英伟达累跌超8%,Meta跌7.74%,亚马逊跌6.63%。

美元指数延续颓势,本周累跌0.56%,收于99.23,为连续第四周下跌。德意志银行在本月早些时候警告称:“美元的避险属性正在受到侵蚀。”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累跌超16个基点,20年期美债收益率累跌10.27个基点,30年期美债收益率累跌7.23个基点。

美国“对等关税”冲击下,国际金价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现货黄金本周累计上涨2.34%,周中一度刷新历史高位至3357.78美元/盎司,后有所回落。纽约期金本周累计上涨2.65%,周中也一度涨至3371.9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蔡鼎 岳楚鹏 兰素英 宋欣悦

编辑:兰素英 肖勇

视觉:刘青彦

排版:兰素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