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当我从安宁市晓塘社区老年学校宣传栏旁经过时,看着栏里张贴的一幅幅绘画,书法,剪(刻)纸等作品,不禁为这些老人竖起了大拇指,点了个大大的赞,觉得他们的退休生活太有意义啦!在宣传栏里,最引我注目的是几幅鲜艳夺目,栩栩如生的剪(刻)纸作品。当时我心里就在捉摸:这是谁,手怎么这么巧呀!能把世间万物,在这方寸纸间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剪裁得如此精妙绝伦,实在是太了不起啦!于是便萌生了现在就去学习剪刻纸。在咨询老年学校工作人员后,我如愿以偿地成为剪(刻)纸班一份子。
2020年9月1日,在上第一节剪(刻)纸课前,我做了一番“功课”,像剪(刻)纸需要哪些工具呀,需要什么样的纸张呀,我都提前准备了一些,带着好奇和兴奋开启了我的第一次剪纸课堂。第一堂课,耿明府老师教我们剪熟悉的“福”字,别小瞧这个“福”字,看着容易,要想剪好,是有点小难度的。耿老师先教我们如何把纸张折好,然后在纸上画出字样,接着教我们从哪起剪,从哪落剪。刚开始听了老师讲解后,还是一头雾水,不敢轻易下剪。在耿老师一剪一剪地耐心指导下,我这双笨拙的手,居然也剪出了喜气洋洋的“福”字来,内心成就感顿时满满地。
“福”字开了好头,心中的剪(刻)纸热情高涨,除了在课堂上跟着耿明府老师和袁继芬老师(2022年6月后任教)学习剪(刻)纸,我在家里一有空,就会静静地与一方红纸“对话”,有时一剪起来就是两三个小时。慢慢地我喜欢上与方寸红纸独处的过程,听着剪刀发出的声音,像似在享受美妙的音乐,在清悠乐曲之中,红纸上的物悄然地“活”了起来,美丽的花儿渐渐地“开”了起来……剪纸的乐趣不仅于此,最令人愉快的还是每周二的剪(刻)纸课堂。每周我都特别期盼这节课,课上耿老师和袁老师又会教我们剪裁新的作品,有时为了剪纸需要,还教我们一些简笔画法。
更让我高兴地是,今年3月18日,袁继芬老师带领我们晓塘社区老年学校非遗剪(刻)纸志愿服务队20人应邀到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开展“非遗刻纸进高校美育传承铸新魂”剪(刻)纸活动(注:是今年开展走进学校、机关、企业、社区等活动的第4场)。活动现场,袁继芬老师先为大学生们讲解了剪(刻)纸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和地域特色,又介绍了剪(刻)纸的工具、材料和基本技法,同时通过现场示范,向同学们展示实际操作方法。随后,我和同学们给他们发放刻刀和模板。大家手持刻刀,专注地沿着线条一点点雕琢,仿佛在纸上描绘心中的美好。我们穿梭其间,耐心指导每一位大学生,帮助他们掌握力度与技巧。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一幅幅精美的剪(刻)纸作品呈现在面前。当我看到这些学生的作品时,我内心总是有股自豪感:看看!咱们的剪(刻)纸技艺已潜移默化传递给年轻人啦!
剪(刻)纸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我学会了欣赏美、创造美,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如果您还没尝试过剪(刻)纸,欢迎您到我们晓塘社区老年学校剪(刻)纸班来,相信您一定会爱上这项神奇而富有魅力的传统手工技艺。
(口述:杨玉萍 整理:安宁市老年大学 王卫东 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