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朝鲜投资?你疯了吧!”当温州商人D先生决定在平壤开印刷厂时,几乎所有朋友都这样劝他。可当他在光复商场顶楼的餐厅里,指着窗外霓虹闪烁的未来科学家大街对我说:“这里的商机,就像八十年代的深圳”时,我忽然理解了这个“疯狂”选择背后的逻辑——在这个被折叠的世界里,藏着最原始的资本躁动。
第一桶金:从伊拉克枪战到平壤印刷厂
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D先生把义乌小商品塞进集装箱发往巴格达,靠差价赚到人生第一个百万。但某天清晨,一发炮弹掀翻了隔壁商铺,他裹着毛毯逃到防空洞时突然醒悟:“玩命生意不长久。”十年后,当他在平壤郊区厂房里调试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时,朝鲜工人月薪仅200元的工资单,让他找到了更安全的“冒险”——这里没有战火,却有堪比改革开放初期的制度红利
这种“安全套利”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中国商人。平壤第一百货商场里,标价588元人民币的华为Mate60手机旁,朝鲜售货员会神秘地压低声音:“温州老板包了顶层做免税店”。而在丹东口岸,每天都有价值百万的太阳能板、电动车电池穿越鸭绿江——这个承担中朝60%贸易量的枢纽城市,房价曾因“朝鲜改革开放”传言单日暴涨50%
导游李美香举着喇叭强调“朝鲜没有私营经济”时,我正站在平壤地铁站旁的“柳京便利店”扫码支付——收银台上贴着微信二维码,货架上的青岛啤酒生产日期显示是上周。这种魔幻场景折射着朝鲜独特的“蚊帐式开放”:国营商店货架空空如也,但居民楼下的“蚂蚁商铺”里,从瑞士手表到日本化妆品应有尽有,交易全程使用人民币现金
更令人惊讶的是房地产暗流。在毗邻韩国的新义州,黑市房价已达5000元/㎡,富裕阶层通过“捐赠”获取优质房源的操作已成公开秘密。某中朝合资楼盘工地上,朝鲜工人正在浇筑混凝土,项目经理偷偷告诉我:“这些‘特供房’最终会流向将军们的亲戚”
。这种半地下经济,恰似当年深圳河两岸的“前店后厂”模式。
制度红利:当降维打击遇上主体思想
在平壤郊区的示范农场,42岁的金大姐展示了国家分配的“新农村别墅”:地暖、太阳能热水器、LED照明系统一应俱全。但当我们试图赠送巧克力时,她眼神突然躲闪——按规定,外宾礼物必须上交国营商店。这种“计划与市场的双轨制”,在D先生的印刷厂体现得更为赤裸:朝鲜政府提供土地和工人,中方提供设备技术,利润五五分成,但生产计划必须由朝方“指导员”签字
正是这种特殊机制创造了暴利空间。当中国印刷厂还在为5%毛利厮杀时,D先生的朝鲜工厂净利润率超过30%。“这里没有恶性竞争,就像在玻璃罩子里做生意。”他指着仓库里堆积的教科书说,朝鲜教育系统每年需要印刷1.2亿册教材,这个近乎垄断的市场让他夜夜安眠
但风险始终如影随形。2017年联合国制裁最严厉时,D先生的原材料运输车队在朝鲜海关被扣留38天。“每耽搁一天就损失5万元,最后还是托关系送了300部智能手机才放行。”这种“朝鲜特色”交易规则,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在罗先经济特区,中方投资的酒店因电力短缺每天只能营业6小时,大堂经理苦笑道:“我们买了三台柴油发电机,但燃油要靠黑市高价收购”
更大的障碍来自国际结算体系。朝鲜央行至今未加入SWIFT,跨境汇款只能通过丹东地下钱庄周转,手续费高达15%。某浙江服装厂老板展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解决方案:用比特币购买朝鲜海鲜,再通过香港交易所套现。“虽然魔幻,但这是唯一能绕过制裁的通道”
未来赌局:8000万人的消费觉醒
在平壤大城百货,我目睹了令人震撼的消费场景:穿着军装的顾客用成捆人民币抢购香奈儿香水,中学生围在小米柜台前对比手机参数,新婚夫妇为选购格力空调争执不下……这种被压抑数十年的消费欲望,正在朝鲜形成独特的“堰塞湖效应”。据韩国智库测算,朝鲜中产阶级已达300万人,他们月均消费能力相当于中国三线城市居民
嗅觉灵敏的资本早已开始布局。比亚迪电动公交车穿梭在主体思想塔下,华为5G基站悄然出现在妙香山度假区,更有私募基金在丹东设立朝鲜主题投资基金。这些先行者看中的不仅是眼前利益——当朝鲜2560万人口的市场闸门真正打开时,这里可能重演中国加入WTO时的财富神
■平壤住宅楼实摄
夜幕降临时,我站在鸭绿江断桥上,望着对岸新义州零星的灯光。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跨江作战;70年后,温州商人带着印刷机再度北上。历史总是充满黑色幽默——当美国仍在用制裁大棒围堵朝鲜时,中国商人已用太阳能板、电动车和智能手机,在这片神秘土地织就新的经济纽带
朝鲜农户家庭装修内部
或许正如金正恩在视察海鲜酱工厂时所说:“要用自己的双手开拓幸福”。对于投资者而言,朝鲜就像未被开垦的冻土层,既可能孕育参天大树,也可能深埋未知风险。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正在苏醒的市场,终将在东北亚经济版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