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我国又颁布两条新政策,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算是彻底落空了!
美国本想通过加征高关税这一方法,来打压其他国家,让自己多赚钱,让本土产业发展起来。
虽然政策实行初期,美国民众抗议的厉害,但政府一直选择忽视,没想着他们能翻什么天。
但没想到,美国老百姓一看不起效,就更改战略了,和中国一起直戳美国政府肺管子。
自4月8日开始,中国颁布了新政策,外国人购物能退 13% 的增值税,东西算下来比在美国买便宜不少,性价比特别高。
然后有细心的朋友就发现,来中国的美国航班乘客比以前多了很多。
中国很多城市的街头到处都是美国游客,他们手里拎着、车上推着好多买的东西,在免税店、市场里疯狂购物。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颁布这一政策?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以前咱们中国人常去美国代购,比如在美国买苹果手机没关税,价格比国内便宜不少,代购赚个中间差价。
现在反过来了。
就说一件 1000 块的品牌羽绒服,退税后实际花 870 块,带回美国能卖 2000 多块,就算算上几百美元的机票钱,一趟也能赚不少。
像衣服、运动鞋、电饭煲这些日常用品,中国本身生产成本就低,加上退税,比在美国本土买能便宜一半多。
有美国游客算过,只要买够十几件衣服、几双鞋再带俩小家电,机票钱就赚回来了,相当于白捡。
而且,现在中国推出 6 天过境免签,美国游客不用办复杂的签证,买张机票就能来,周五飞过来,周日照常回去上班,时间特别灵活。
以前退税要跑海关办手续,现在商场里直接就能办,甚至手机上申请几分钟钱就到账,买东西等于直接便宜了 13%。
这俩政策一结合,美国游客既不用麻烦办签证,买东西又实实在在省钱,自然愿意来当 “倒爷”,自己用着划算,多买些带回去摆摊卖还能赚差价。
而咱们其实得了不少好处,既赚到了钱,又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了真实的中国。
先说经济这块儿,以前咱们卖东西到国外,得经过好多中间商,现在老外直接来中国商场、市场里买,现金结算还能退税。
像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以前靠外贸订单,现在每天都有美国游客拉着行李箱买围巾、玩具、小家电,商户薄利多销反而赚得更多了。
全国免税店销售额涨了不少,商场、酒店、餐馆也跟着热闹,整个消费链条都被带火了,税收自然也跟着多了。
而且咱们本土生产的东西,比如广东的运动鞋、山东的陶瓷、江苏的丝绸,以前出口到美国要交关税。
现在游客直接买回去,价格便宜不说,还能让老外亲眼看到中国货的质量。
相当于给咱们的品牌打了免费广告,以后可能会有更多海外订单主动找来。
再说国际形象这方面,很多美国游客来之前,还以为中国是几十年前那种穷样子,结果来了之后发现完全不一样。
上海的高楼晚上灯火通明,高铁又快又稳,4 个多小时就能从北京到上海,车上还能连 WiFi。
出门买东西不用带现金,手机扫二维码就能付钱,连菜市场都能用手机支付,商场里还有机器人帮忙导购。
有个美国游客拍了自己在杭州用手机刷码坐公交的,说 “这哪是落后国家,分明是未来生活”,被转了几十万次。
这些游客回国后,会跟家人朋友讲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中国的快递第二天就到”“晚上出门很安全”“城市比纽约还繁华”
这些亲身经历比外国媒体的虚假报道可信多了,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外国人开始对中国好奇,想来亲自看看。
还有国外的主播,比如甲亢哥,来中国直播吃火锅、坐高铁、逛夜市。
让 millions 的外国网友通过镜头看到真实的中国,发现中国的发展速度快,生活便利,年轻人用手机就能搞定一切。
这种真实的口碑传播,比花钱打广告效果好太多了,才是咱们最大的收获。
美国搞的这场关税战,最后实实在在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面对关税压力没有硬拼,而是灵活出台政策 —— 你提高关税,我就用免签和退税吸引游客。
你想封锁市场,我就敞开大门欢迎外国人来消费,不仅靠游客购物拉动了经济。
还让 “中国制造” 和中国的现代化生活借着游客的口和社交媒体传到了全世界,实实在在把困难变成了机会。
现在看来,美国的关税战完全没达到目的,反而帮中国做了免费宣传。
中国这边游客消费红红火火,国际形象也因为游客的亲身经历大大提升。
而美国不仅没挡住中国商品,还让自家老百姓多花钱,最后落得个政策失败、民众抱怨的结果。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