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批复遵义新规划,其城市定位再升级,将协同周边地区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在这一规划指导下,黔中城市群也将迎来新机遇,有助于协同贵州加速融入川渝地区发展,那么,此次遵义将如何引领贵州迈出高质量发展铿锵步伐?



遵义省域副中心的“进阶之路”

遵义作为贵州省第二大市,本身就背负着支撑全省发展的重要使命。贵州在强省会战略下,贵阳作为省会,勇当“排头兵”,只是贵阳在一众省会城市中,经济也并不算突出,2024年GDP达到了5777.41亿元,对全省的辐射效应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贵州急需一个新发力点,在省内与贵阳配合形成双引擎驱动。2022年和2024年,遵义接连突破4000亿和5000亿大关,GDP达到了5027.2亿元,在西南地区则位列第五,仅次于直辖市重庆,省会成都、昆明和贵阳。

在省内,遵义虽然经济不及贵阳,但工业转型正在不断增强其发展新动能,尤其是大数据产业逐渐成为其创新发展重要引擎,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已经形成了集群效应,2024年产值达到了77.64亿元,同比增长112.1%。



同时,遵义依托发达且产业链完整的白酒产业,和铝、钛、锰等基础材料加工,以及以航空航天为主导的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形成较强竞争力。

在位置上,遵义地处贵州北部,南接省会贵阳,北依重庆,西与四川交界,这一地理位置,使得遵义成为贵州向北融入成渝区域发展的关键门户。同时遵义通过乌江黄金水道可与长江经济带相连,成为内陆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凭借这一优势,遵义可将货物运往长三角、珠三角,甚至是东北地区。虽然遵义因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十分复杂,山地和丘陵面积占比就达到了93%以上,但因遵义在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的特殊区位优势,推动了其交通发展,川黔铁路在方便遵义与省会贵阳融合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遵义向北开放,兰海高速、蓉遵高速等多条交通干线拉近了遵义与周围城市的时空距离,更便于区域协同发展。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两个机场的三线城市,遵义茅台机场和新舟机场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与世界链接的通道。



为了配合强省会战略,促进全省发展,贵州精准发力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成为全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随着交通的不断建设,也将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支点。

作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深植红色基因,具有更加鲜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因此,遵义还在加快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引领地。

在遵义与贵阳的配合下,贵州还在着手打造黔中城市群,并且随着遵义城市定位的升级,该城市群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协同推动全域均衡发展。



黔中城市群-贵州崛起新引擎

黔中城市群包括贵阳、遵义、毕节、安顺、黔东南和黔南以及贵安新区,共33个县市区,涉及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贵州总面积的30.5%,聚集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

黔中城市群地处贵州的地理几何中心,是贵州省内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的重点区域,同时还是国家在西南腹地布局的三大城市群之一,处在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枢纽位置,沿长江通道横轴与包昆通道纵轴在此交汇,使其成为连接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关键节点,黔中城市群也因此肩负起西部地区新经济增长极的重任。



依托便捷的交通,黔中城市群以贵阳为中心,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可与周边16市实现高效深度融合,在城市群内同城效应显著,并在遵义、安顺、毕节、都匀以及凯里五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辅助补充下,在贵州搭建起多点开花,全方位战略布局。

目前,黔中城市群除了贵阳和遵义,其他城市经济比较薄弱,在接受强市辐射的能力也不足,为此,贵阳和遵义更需要发挥双核驱动效益,通过推进安顺、毕节等城市的基础建设,强化黔中城市群的战略支点作用,推动贵州真正实现经济腾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