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童年时期养过哪些小动物?有过哪些玩具?玩过些什么游戏?吃过哪些美食?
4月18日下午,“又见・童年:可怜天下子女心 —— 鲁迅《朝花夕拾》的童年观” 主题讲座在上海市鲁迅初级中学子牛厅举行。这场讲座正式开启了“大先生的会客厅”第五季系列活动。
作为本季的开幕首讲,“大先生的会客厅”走进上海市鲁迅初级中学,主讲嘉宾以幽默风趣又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六年级的学生们生动解读《朝花夕拾》中关于童年的细腻描写。
通过鲜活的案例与趣味横生的互动,嘉宾带领学生们跨越时空,沉浸式感受鲁迅笔下充满温情与哲思的童年世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寻经典文学的深邃魅力。
“鲁迅被父亲逼着背书的无奈,让我想起周末补习班的疲惫;阿长买《山海经》的温暖,又像妈妈偷偷塞零用钱的关怀。原来每个时代的孩子都藏着相似的心事:想自由玩耍却被作业绊住,渴望理解却总被唠叨淹没。这场讲座让我明白,父母的严格里藏着爱,就像鲁迅笔下那些‘刀子嘴豆腐心’的长辈。以后我会多和爸妈聊聊书里的故事,让代沟变成理解的桥梁。”
讲座结束后,上海市鲁迅初级中学六年级学生苗家润感慨地说道。
上海市鲁迅初级中学位于虹口文化名人区的核心地带,是鲁迅先生在上海长期工作的地方,学校浸润在鲁迅精神的文化氛围之中,以传承鲁迅精神为责任和使命。
学校继承鲁迅先生“爱国”“求真”“创新”的思想,秉承 “启智、求真、修身、立人”的校风,坚持“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体验”的办学理念。
多年来,学校通过与“鲁迅小道”各场馆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发“寻鲁迅”行走课程,丰富学生体验和实践能力,从中孕育出的“朝花”学生志愿总队已荣获全国中学生示范志愿项目和市级先进志愿集体荣誉称号。
其实,这并不是“大先生的会客厅”首次走出书店走进学校举办。“大先生的会客厅”第三季第四期曾前往上海市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为该校师生带去“中年鲁迅·革命的中国新艺术——跨出世界上去的第一步”主题讲座。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店长王文彦介绍,通过“走出去”、与学校“结对”等方式,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正更多参与进学校的“大思政课”系列活动。
“大先生的会客厅”系列文化讲座由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指导,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举办,旨在深度挖掘鲁迅在虹口的红色印迹。
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所在的内山书店旧址是鲁迅于1927年定居上海后光顾最多的书店,集买书、收转信件、会客和避难等多种功能的内山书店,贯穿了鲁迅余生在上海的生活和工作。这里也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早期登陆中国的重要阵地,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文化伙伴,以鲁迅为代表的众多左翼人士和共产党人都曾得到内山书店的保护,具有深厚的红色历史渊源。
2022年11月26日,在市委宣传部,虹口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之下,由上海新华传媒连锁、长远文化集团、工商银行上海虹口支行三家单位联合打造的新型城市文化综合体——“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开业。
为了在老建筑的活化利用中讲好历史故事,让“书香会客厅”更好服务居民,结合1927·鲁迅与内山书局本身所具备的丰富故事性和文化要素,“大先生的会客厅”系列文化讲座启动。
自2023年1月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开启以来,“大先生的会客厅”已走过四季。如今启幕的第五季以“又见・童年”“又见・婚恋”“又见・青年”“又见・民众”“又见・父子”为主题,以辩证的视角,拆解鲁迅的人生观,通过对其作品的专业解读,以及相关主题的跨时代交互,了解他不同的侧面,思考新时代的我们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迪。
作为虹口全域“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先生的会客厅”系列文化讲座将持续深度挖掘鲁迅在虹口的红色印迹。
记者:张燕丽
图片:张燕丽、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上海市鲁迅初级中学、虹口区融媒体中心图片库
编辑:张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