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王冉冉/文图 视频剪辑
新时代以来,“劳动”已成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劳动作为一种基本的实践形式,正在成为融合德智体美、实现跨学科整合、推动实践育人和综合学习的重要载体。
2025年4月18日上午,随着郑州市惠济区保合寨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暨春种仪式的成功举办,该校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之路上,走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实现了劳动育人润无声的潜移默化。郑州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花林昌、体卫艺处副处长师光;惠济区教育局副局长武明远、体卫艺科科长李红瑞;大河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广胜以及保合寨小学师生和家长代表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领航之声,锚定劳动使命
仪式伊始,惠济区教育局副局长武明远致欢迎辞,对到场的领导及嘉宾表达热烈欢迎,强调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阐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对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积极作用。
聘书授予,共筑责任担当
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新格局,学校特聘连保琴、鹿俊丽、宋伟霞、杨彩云、孙新爱、刘静等6位家长为学校劳动教育校外辅导员,郑州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花林昌为他们颁发了聘书。
揭牌盛举,共拓实践新篇
参加活动的领导共同揭牌,随着红绸缓缓揭开,郑州市惠济区保合寨小学“晴耕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启用。这不仅标志着学校劳动教育迈入实践育人新阶段,更以“沉浸式劳动第一课”创新设计,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注入鲜活生命力。
春耕实践,孕育成长之光
郑州市惠济区保合寨小学“晴耕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坐落于S312和惠民街交叉口西北角,占地约3亩。“晴耕园”之名取自南阳诸葛《凤祥轩》中 “晴耕雨读”理念,寓意着“晴天耕种、雨天读书”,体现劳动与学习的和谐统一,承载着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美好期许。
记者在现场看到,园内设有中药培育区(板蓝根、芍药、射干、牡丹、玄参、桔梗、紫苏)、瓜果采摘区(甘蔗、甜瓜等)、蔬菜种植区(辣椒、西红柿、豆角、黄瓜)、班级责任田(油麦菜、小葱、花菜、上海青等)、五谷杂粮区(红薯、花生、大豆、玉米、小麦),各区域特色鲜明。学生们在不同的种植区,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农作物和中药知识,还能跟着学校聘请的劳动教育校外辅导员学习种植技术。
校长崔慧莹向各位领导介绍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布局规划及创建过程,从中药种植区到五谷栽培区,规划细致,建设历程中的艰辛与成果也一一呈现。
领导和嘉宾看到师生们在田间忙碌,有的在除草、松土、播种,有的在种植蔬菜、瓜果和五谷,谷雨时节的土地,因这一颗颗种子被寄予丰收的希望。惠济区教育局副局长武明远具有丰富的劳动经验,还亲自为学生指导,手把手教学生们怎么种植应季蔬菜。
在现场,还举行了春种仪式,两位高年级学生拉犁,随着犁铧的时隐时现,满载着田地芳香的新鲜泥土被翻开,一道整齐的沟壑就出现了,后面的同学动作娴熟地把种子丢撒在沟壑里。相信在不几天后,一个全新的生命就会破土而出。
在谷雨节气来临之际,此次活动借谷雨 “雨生百谷” 之意,在学生心中种下劳动的种子,相信在未来,这片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助力学生茁壮成长,收获知识与成长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