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国总统特朗普滥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而就在全球不确定性情绪高涨的当下,对历史重演的焦虑、对风险认知的分歧、对秩序重构的恐慌交相叠加,常常会让人感到茫然无措、踟蹰不前。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近日第三次写下题为《无人知晓(Nobody Knows)》的投资备忘录,字里行间依然坚持与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冲击下相同的逻辑:承认世界的不可预测,但拒绝让“未知”成为不行动的借口。他认为,身在剧变中,真正的风险是因畏惧波动而陷入彻底的停滞。真正的理性并不是在确定性下的押注胜负,而是在混沌中作出权衡、推进行动。

历史从不奖励那些等待“尘埃落定”的人,它只青睐那些在无人知晓时,依然做足确定性功课的头脑。在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国内30余家优秀出版社、图书编辑和书评作者,为读者呈献2025年的春季书单。本季,我们在经济、金融、人文、公共决策等多个领域甄选出一批“剑指未来”的好书。尽管无人敢妄称自己“知晓”未来,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未来到来之前,做好每天确定性的积累和耕耘。

在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今天,高柏教授的《把脉:全球巨变与中国经济》着眼于当下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以及国内外的政经形势,探讨当今的挑战与此前历史经验的共性,对我们思考中国如何应对逆全球化,选择何种未来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参考。

在《唤醒创新睡美人》中,奥地利进化生物学家安德烈亚斯·瓦格纳通过蚂蚁社会性基因的千年蛰伏、人类语言能力的偶然爆发、青霉素的多次“重生”等的案例,告诉我们应学会像进化生物学家一样思考——关注跨领域趋势,记录哪怕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灵感,为未来的“觉醒时刻”埋下种子。

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和语言模型不断进步,了解这些技术的含义和潜在陷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重要。微软设计和人工智能副总裁前田约翰所写的《人机沟通法则》,不仅介绍了机器如何“思考”,更打开了人机交互的大门,让我们为人工智能及其带来的可能做好准备;许煜教授的《在机器的边界思考》则以独到的视角观察着技术时代的一切,在对哲学理论进行开拓的同时,又时不时将目光回落到现实世界,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技术与人类存在关系的新视角。(编辑:王峰)

(排名不分先后)


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

滕泰 张海冰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3月

是提振消费,还是扩大投资?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破局关键何在?本书分析了中国经济“宏观消费抑制之痛”和“总需求不足之困”的深层次原因,为中国消费繁荣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从“世界工厂”到“全球最大消费社会”的惊险跨越,需要的不仅是政策工具箱的更新,更需要对整个经济治理体系的重新编程。消费繁荣的背后,还需要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充分焕发、创造新需求的磅礴力量,以及深化收入体制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如何让这些因素充分发挥作用,本书给出了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价值的建议。


把脉:全球巨变与中国经济

高柏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5年1月

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柏以高度跨学科的分析框架,剖析“大变局”的实质,揭示各国在全球化钟摆运动、霸权更迭和科技革命这三大历史长周期的两次同频共振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的历史同时代性和共同特征。当2008年以来这些历史长周期运动又一次对国际经济秩序产生重大影响时,特别是当美国滥施关税冲击世界贸易格局后,这些经过长期发酵和积累形成的跨学科的理论框架开始展现出强大的解释力,为理解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提供了十分独特的视角。


世界巅峰的经济学教室:来自著名经济学家的12堂课

[日]广野彩子 编著

宋刚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5年1月

经济学家都研究些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要把艰深的经济学理论转换为大众能理解的文字,让大众认识到现代经济学的意义和用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广野彩子整理了对全世界经济领域前沿的12位经济学家的采访,以12堂有趣的经济学课的形式,展示了经济学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


大出海

林雪萍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3月

当中国制造的巨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向全球,这场充满未知的集体远征,既是一次群体性的出海,也是一次仓促却目的性极强的远航。产业研究专家林雪萍基于对100余家出海企业的深度调研,将200多个实战案例转化为可复用的策略框架,为正在应对关税壁垒、供应链断裂风险、属地化运营困局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本可对照操作的决策指南。


货币之母与风险之锚

刘尚希 等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4月

近年来全球和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经济金融化,商品在金融化,社会财富在金融化,定价机制在金融化,经济关系也在金融化,金融与实体经济正不断融合。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不断变化,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亟需再认识。本书基于理论与实践,以公共风险的新范式和新认知,从如下三个层面来展开探讨财政与金融的关系:财政/货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央行。这三个层面是宏观经济治理中的基本问题,对这三个层面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决定了宏观经济治理的效能。


唤醒创新睡美人

[奥]安德烈亚斯·瓦格纳 著

贾拥民 译

湛庐文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5年3月

奥地利进化生物学家安德烈亚斯·瓦格纳在《唤醒创新睡美人》中,以草类植物历经2500万年才成为地球优势物种的漫长进化史为切入点,生动类比了人类历史上那些被埋没的突破性发现。他揭示了一个真相:许多突破性成果并非诞生于其黄金时代,而是早在环境成熟前就已萌芽,却因认知局限、技术瓶颈或时代错位沉寂数百年,直到某个契机被唤醒并重塑世界。书中指出创新的本质是适应环境的过程,即使微小的灵感也可能在未来成为改变生活的“睡美人”。


人机沟通法则:理解数字世界的设计与形成

[美] 前田约翰 著 何盈 译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年1月

AI时代,了解计算机如何思考是每一个数字原住民的必备技能。作为享誉全球的跨技术和设计学科思想家,微软设计和人工智能副总裁、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前田约翰利用他的丰富经验,用通俗语言解构计算机内核,带读者了解计算机特性,轻松掌握对复杂计算的基本认知。他构造了一个可以描述任何机器学习系统的关键功能的框架,并展望了可以如何使用它们来创造富有包容性和改变世界的产品。


在机器的边界思考

许煜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5年2月

在AI时代,哲学何为?艺术何为?在使用技术的同时,思考比技术更重要。本书汇集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领域代表人物许煜过去十年的重要研究成果,阐释与技术时代相关的诸多关键问题。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煜对哲学史,尤其是个体化理论的关注;可以看到他提出了宇宙技术概念,希望以此建构一种新的哲学探究方式,从而超越西方技术理论;还可以看到他长期以来对利奥塔的传奇展览“非物质”的研究,以及他新近试图表述的山水逻辑。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

刘擎 严飞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5年1月

社会的期望如同一把无形的尺子,衡量着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任何的偏离都被视为错误乃至失败。但人生本没有“标准答案”,真正的“答案”存在于我们与世界的动态关系之中。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展开了数次对谈,从教育、旅行、乡愁、痛苦的讨论,谈到优绩主义、工具理性、反智主义的反思。通过对人与世界重大问题的对话与追问,书中解读了社会的发展与复杂性,解析时代与自身的困惑,反思我们的处境和对自我的认同与理解,为现代人在确定性和开放性中找到第三种可能性。


反卷社会

[美] 阿夫拉姆·阿尔珀特 著

李岩 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5年3月

在阿尔珀特看来,西方社会人们生活在以追求拔尖为导向的社会中。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被迫要努力跻身最富裕、最有权势以及最有名的人士之列。阿尔珀特向我们表明了,没有人能够真正从这种竞争性社会秩序中获益,我们对于追求伟大的痴迷会导致压力与焦虑,会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会引发广泛的政治与经济不平等,还会破坏自然界。他向我们描述了应如何超越对伟大的追求,创造出一个人人都能有所作为的社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