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读者朋友分享了最近的烦心事。
暂且称呼她为张姐,她有两个儿子,都有了各自的家庭。
前不久,老大身体不适,住院后做了小手术,之后医生叮嘱回家休养一下。
因为生活琐事问题,老大与老二平日里关系有些隔阂,张姐觉得如今是一个改善彼此关系的好时机。
她直接找到二儿子,直接让她过去给老大做几天饭,借着照顾的机会让两个人冰释前嫌,也让两个家庭相处更加融洽。
但是没想到却遭到了老二的反对,说自己之前问过一嘴,对方说不用照顾,自己的事情不用张姐操心。
原本一片好心,非但没有办成,如今更遭到老二的埋怨,也让彼此的关系每况愈下。
说到底,张姐本身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她忽略了不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干预别人的选择,尤其是带着命令让别人去执行,只会激起对方的反感,让问题愈演愈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与立场,并不一定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哪怕是再亲近的关系,也会慢慢疏远。
当你老了,面对着有家庭的儿女时,最好不要做两件事,这背后才是真的有智慧。
1 不要替儿女去做决定、选择
我有一个亲戚,每每听闻关于她的事情,不是家庭不和,就是夫妻争吵。
转眼过去很多年,依然没有任何改变,究其原因与自己的母亲有很大关系。
起初当她与爱人发生了争执之后,马上就会回到娘家倾诉自己的委屈,让母亲替自己做主。
母亲不问事情的缘由,只看到了女儿的委屈,怂恿女儿回去与老公吵到底,绝对不能示弱。
有母亲的撑腰,女儿拥有了对对方吵到底的勇气,甚至母亲回去之后还帮着女儿数落了在女婿一番。
从此之后,但凡女儿家中有个大事小情,都从来都不是找老公商量,而是回去让母亲帮助自己定夺。
最严重的一次,是女儿回来向母亲哭诉,说两个人因为买房的事情又发生了争吵。
母亲说女婿心里肯定没有你,跟这样的人过下去没有意思,我劝你赶紧离婚吧,放心,不管你多大年纪了,妈都养着你。
等到她真正离婚冷静之后,才觉得追悔莫及,将所有的错误推到母亲身上,双方还翻脸成了仇人。
父母是儿女路上的引导者,绝对不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主宰者,哪怕越是疼爱他们,越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小时候这是一种正确的教育,等到他们长大之后有了家庭,也是自己与他们最正确的相处之道。
具体而言,就是永远不要替儿女去做决定或者选择,而应该让他们去掌控自己的人生,从来都不应该事事代替他们做主,这才是善待儿女最好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也有自己的人生课题需要解答,作为父母永远无法替代儿女们完成所有的事情。
尤其是当儿女们结婚成家之后,从时间节点上来说,是自我与父母保持适当距离的时刻,更是开启自我人生的新征程。
如果自己依旧按照老经验去替儿女们做决定,就是剥夺了他们掌控人生的权利,也会让其在依赖中无法独立生活。
2 不要干涉儿女教育孩子的方式
与儿女们相处时,一定要保持分寸,这不是刻意疏远,而是相处的智慧。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自己可以分享自我经验,但是永远不要拿着“为你好”去干预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在面对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要引起注意。
电视剧《王贵与安娜》中有这样的一幕。
王贵与安娜结婚之后有了孩子,但是自己平日要上课,妻子安娜也有自己的工作,于是就想到了让王贵的母亲来帮助照顾孩子。
万万没有想到,因为照顾孩子的方式不但争执不断,也让王贵与安娜的婚姻陷入了困境。
喂孩子的时候,婆婆将食物在口中咀嚼之后准备喂给孩子,认为这样让孩子吃容易消化,自己从小就是这样养孩子的。
但是安娜却坚决反对,认为这样的方式不卫生,而且容易把大人的细菌传给孩子,威胁孩子的健康。
婆婆坚决不听,与安娜展开了激烈的争吵,为了让安娜屈服,还让儿子王贵去教训她。
孩子慢慢长大一些能够走路了,婆婆对孩子的态度太过溺爱,总是会追着孩子喂食物。
但是安娜的教育主张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喜欢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认为婆婆的溺爱最终会妨碍孩子的成长。
婆婆坚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为了让安娜向自己低头,还逼着儿子王贵去打安娜耳光。
最后闹得整个家庭鸡飞狗跳,儿子的婚姻也亮起了红灯。
说实话,能够帮助成家的儿女照顾孩子可以尽自己一份力,但是一定要把握分寸与尺度,不管有多心疼儿女们,也不要过分干涉他们的教育方式。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与经验,不可能在教育孩子的层面上做到一致,他们如今已经成家立业,有抚养、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与义务,自己可以帮忙,但是一定不要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最终会因为在教育的细节上产生诸多矛盾,让彼此之间产生隔阂,最终导致关系每况愈下。
父母对于儿女最好的爱,是适度的付出和适当的退出,不要成为他们生活所有事情的决定者,尤其是当他们有了家庭之后,代表的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会从夫妻、家庭考虑问题,注定彼此会有分歧与差别。
愿你拥有与儿女相处的生活智慧,儿女孝顺、欢笑常在!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