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燕之屋副总经理、研发技术总监范群艳带领燕之屋科研团队赴厦门大学漳江口国家红树林保护基地,与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联合举办“燕窝产业与生态发展研讨会”。本次活动以“产学共融·生态赋能”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技术交流与产学研对话,探索燕窝产业低碳转型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为行业树立可持续发展典范。
图:燕之屋副总经理、研发技术总监范群艳考察厦门大学漳江口国家红树林保护基地
红树林生态考察:以自然智慧赋能产业开发
作为全球重要湿地和“海洋卫士”,红树林在固碳增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展现的生态价值,为燕窝产业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科学范本。活动当日,燕之屋科研团队与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张千、吴浩副教授共同探访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方乘船考察红树林修复成果,并深入探讨如何将红树林碳汇能力量化模型以及栖息地保护策略融入燕窝产业生态评估体系。
图:漳江口国家红树林保护基地全景
科技创新护航燕窝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研讨会上,双方围绕燕窝产业链的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展开深度交流,旨在通过跨学科研究成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现场,吴浩副教授分享了“燕窝真实性鉴别实验技术”,指出通过稳定同位素指纹精准识别燕窝原产地,保障燕窝供应链的真实性。张千副教授在“栗喉蜂虎的环境生态保护”案例分享中,强调这一关键传粉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对燕窝采集区生态链稳定的重要性。燕之屋副总经理、研发技术总监范群艳则表示,要充分借鉴红树林生态系统和栗喉蜂虎的保护经验,为金丝燕自然习性和生态保护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图:燕窝产业与生态发展研讨会
践行绿色责任,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燕窝行业“领头燕”、中国燕窝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备案号:国合函(2023)1397号;股票代码:01497.HK),燕之屋始终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致力于环境保护和金丝燕物种保护,积极发挥行业头部力量。2024年3月,燕之屋与Badan Riset dan Inovasi Nasional(BRIN,印尼国家研究和创新署)、印尼燕窝进出口企业PT. ESTA INDONESIA于雅加达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建立燕之屋-印度尼西亚联合实验室,通过开展燕窝自然、加工属性等研究,保护金丝燕种群与生态资源,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燕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年5月,燕之屋建设全球规模第一的燕窝工厂*(*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基于对全球包装燕窝行业的研究。),致力于引领全球燕窝制造技术、打造燕窝行业第一家绿色“智慧工厂”,以创新科技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图:燕之屋-印度尼西亚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左:燕之屋副总经理、研发技术总监范群艳;中:印尼国家研究和创新署兽医科学研究中心主任Dr. Harimurti Nuradji;右:PT. ESTA INDONESIA董事长Hoo Anton Siswanto)
图: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
未来,燕之屋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以科技为纽带,探索产业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努力为行业绿色转型树立标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