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近日,西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一病区医疗团队成功为一名93岁高龄的右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手术后髋部疼痛较轻明显缓解,精神状态逐渐好转,医护人员给予精心治疗、营养支持、伤口换药等治疗护理措施,患者逐渐可完成自行床上翻身、坐起等活动,根据老人耐受力指导患者扶助行器下床活动。此病例不仅体现了科室团队的技术力量,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和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显著成效。
高龄骨折风险重重 精准评估护航手术
患者李奶奶,因不慎跌倒导致右侧股骨颈骨折,被紧急送往西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一病区进行救治。高龄患者常伴有心肺功能减退、骨质疏松及多种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差,麻醉与围术期风险极高。骨科一病区刘玉春主任及主管大夫张江锋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MDT),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康复科专家,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经过细致讨论,团队决定采用创伤小、恢复快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运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
微创技术+快速康复 挑战高龄禁区
手术当日,由刘刘玉春主任主刀,团队在1小时内顺利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采用微创入路,减少肌肉损伤,出血量仅100毫升。麻醉科精准调控患者生命体征,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护理团队通过疼痛管理、预防血栓、营养支持及早期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术后第3天,李奶奶在康复师指导下借助助行器下床行走,精神状态显著改善,老人连声赞叹:“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能重新站起来,感谢医护团队创造了奇迹!
据刘主任介绍,股骨颈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尤其对高龄患者而言,保守治疗易引发肺炎、褥疮等致命并发症。近年来,该院骨科一病区聚焦老年骨折综合治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术前精准评估—微创手术—多学科康复”体系,已为多名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成功实施关节置换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缩短至24-72小时,显著提升生存质量。
以技术为基 以人文为本
此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西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一病区团队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更源于“生命至上”的医者初心。未来,科室将继续深耕老年骨科领域,以加速康复理念为引领,帮助更多高龄患者突破手术“禁区”,重启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