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枢纽机场,也就是佛山高明机场,也是被称为广州第二机场,其选址非常讲究,并且持续多近十年的研究才最终确定。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从地图上来看,本应该更空白的江门地区,为什么没有被选上,而是选择了佛山高明呢?



首先,区位优势:广佛肇核心区与珠江西岸的战略支点!

佛山高明区地处广佛肇都市圈与珠江西岸的交汇地带,空域资源相对宽松,土地储备充足,为大型机场建设提供了天然优势。

与广州白云机场(直线距离 95 公里)、深圳宝安机场(直线距离 150 公里)形成合理间距,既避免了空域资源的过度竞争,又能通过广湛高铁、珠肇高铁、深南高铁等轨道交通网络,快速连接广佛核心区、粤西及桂东地区。

相比之下,江门虽距高明仅 45 公里,但地处珠江西岸末端,辐射粤西腹地的交通便利性不及高明,且空域资源紧张,难以满足未来机场扩建需求。

其次,经济协同:制造业强市与临空经济的深度融合!

佛山作为全国制造业重镇,2024 年 GDP 突破万亿元,拥有家电、机械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高明区依托珠三角枢纽机场规划,重点打造航空材料产业园、临空经济区,吸引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聚,形成 “机场 + 产业” 联动效应。

而江门虽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2024 年 GDP 仅 4022 亿元,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与空港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基础。

此外,佛山民营经济活跃,市场活力强,更能发挥临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拉动作用。

再次、区域均衡:破解东岸机场密集与西岸服务空白!

粤港澳大湾区现有广州白云、深圳宝安、香港国际机场三大枢纽均位于珠江东岸,而西岸 2000 万常住人口仅依赖珠海、澳门小型机场,航空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高明机场定位为 “珠三角西部枢纽机场”,可覆盖佛山、肇庆、中山、江门及粤西地区,填补西岸大型国际枢纽空白。

相比之下,江门若建机场需与珠海、澳门形成竞争,且难以辐射粤西广阔腹地,而高明的区位更能平衡东西岸资源,助力大湾区协调发展。



最后、协同效应:构建世界级机场群的战略落子!

珠三角枢纽机场与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错位发展,形成 “一核两极多支点” 格局。

广州白云机场侧重国际航线与综合枢纽功能,深圳宝安机场聚焦科技创新与区域协同,高明机场则承担分流客货运压力、服务珠江西岸及粤西的重任。

三者通过轨道交通互联,可实现客流、物流的高效流转,共同支撑大湾区成为继纽约、东京、伦敦之后的全球第四大世界级机场群。

江门虽可通过珠肇高铁对接高明机场,但自身缺乏大型枢纽机场的定位,更适合作为机场辐射区承接临空经济外溢效应。



珠三角枢纽机场落子高明,是粤港澳大湾区破解空域资源紧张、优化机场布局、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关键一步。

其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及与现有枢纽的协同效应,使其成为服务西岸、辐射粤西、连接全球的战略支点,为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国际航空枢纽注入核心动能。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