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家长的,最操心的事儿,还是孩子——学习好不好,成绩高不高,将来能不能有出息。

因为,我们都希望孩子以后能走得稳、过得好、挣上钱,有个像样的日子。

但说句实在话,成绩好当然重要,那是孩子迈向更大世界的通行证。

可是,我们也会发现——

有些孩子,从小成绩特别棒,但走出社会后,却并没有混得特别出色;

而另一些小时候学习一般,但有点本事、有点脑子,反而一步步闯出了天地。

这是为啥呢?

因为,决定一个孩子将来能不能“挣大钱”的,除了成绩,还有另外三个“关键的特质”。

快看看,你家孩子是不是?



一:有眼力见儿,会来事儿的孩子

有“眼力见儿”的孩子,说白了,就是“情商高”。他从小就有点“人情味儿”:

见人就笑,进门就打招呼;

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

看到长辈干活,还知道搭把手。

会为人处世的孩子,走到哪儿都受欢迎——同学喜欢,老师喜欢,将来同事、领导也都愿意搭理。

有了人缘,机会自然就来了。

我一远房亲戚家的儿子,成绩一直不出彩,但特别机灵。

从小就帮邻居搬货、跑腿,嘴甜心细,谁见了都说“这孩子懂事”。

后来他做起销售,没几年就干得有模有样,连老板都带着他出门谈生意。

像这样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就是混得开,能扎下根。

当然了,咱们不是说成绩好的孩子就不行,恰恰相反,如果一个孩子成绩好、又有情商,那肯定更有前途。

但如果学习暂时一般,也别着急,会说话、懂分寸,也是孩子的一种“本事”。

我们做家长的,别光看试卷上的分数,也要看看孩子平时是不是个“招人喜欢”的性格。

这一点,真的太重要了。



二:不娇气,能吃苦,抗打击的孩子

现在很多孩子,从小被我们捧在手心里,吃穿不缺,干啥都有人帮着。

风一吹就生病,摔一下就哭,老师批评一句,就觉得“受伤害了”。

可我们都知道,社会不是家,不会事事宠着、让着。

将来孩子们要靠自己过日子,能不能吃苦、扛事,那可是实打实的“真本事”。

我老家一女孩,她爸妈做早点,她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便跟着爸妈天天四五点钟起床,洗菜、煮粥、摆摊,全都干得明明白白。

几年下来,不但学会了一身本事,还积累了人脉,最后自己盘了个摊,一年下来挣不少。

别人说她命好,她却说得实在:“只要能吃苦,肯下功夫,其实都可以做成。”

生活不容易,光靠聪明是不够的,咬得住牙、熬得过苦,才能站得住脚。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别太怕孩子受点苦。

吃苦,是锻炼;吃亏,是积累。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什么都不干,长大了怎么能独当一面?

社会不养娇娃,将来能混得好的人,往往是那些“能扛事”的孩子。



三:脑子活、爱琢磨事的孩子

有些孩子,脑子特别灵,见啥都想试试,爱问“为什么”,还愿意自己动手。

别人玩游戏,他可能琢磨,怎么发明个更好玩的游戏;

别人买玩具,他可能想着,能不能自己做一个。

这种孩子,有时候家长还觉得“淘气”“不踏实”,但如果引导得好,真的是能闯出路子的。

我表妹家的孩子,很喜欢捣鼓电脑,天天趴在电脑桌前。

一开始,家里还担心他荒废学业,后来发现,他不仅没落下功课,还靠给别人做剪辑挣了点零花钱。

他后来学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出来被人抢着要。

孩子若是“脑子灵”,哪怕暂时成绩不是最顶尖的,他也有能力去发现机会、动手试试,不怕失败,越干越有门道。

我们做家长的,也多观察,孩子是不是“有点子”“有想法”。

孩子要是真爱琢磨、爱动手,咱别着急打压,不妨多支持、多引导,哪怕他走的路跟别人不一样,也可能比别人走得更远。



孩子身上,若有一些“软本事”,比如——情商、抗压能力、动脑筋的能力,那他能走得更远、活得更稳。

我们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教他做人、教他扛事、教他动脑。

有眼力见儿,懂人情世故;能吃苦、抗打击,不轻易认输;脑子活、愿意琢磨,有点“经济头脑”。

这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点点滴滴培养出来的。

我们做家长的,不能光等学校教育,更得从家里做起。

平常多放手、多锻炼、多观察,说不定,孩子就能慢慢养出这些好苗头。

你家孩子有哪一个特质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