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通讯员 张正军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升级,食品经营“三小”业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蓬勃发展,这些遍布城市街头巷尾的经营主体以其便捷、灵活的特点,成为城市烟火气的重要载体。为全面提升“三小”业态监管水平,促进跨区域经验交流,4月17日,山西省忻州市人大常委会考察组来到山东聊城开展“三小”业态规范化管理专题调研,双方通过交流探讨、分享经验,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助力民生服务提质增效。
考察组一行人先后前往东昌府区康焙斯面包坊、聊城市东昌府区国栋沙镇呱嗒、陈庄便民摊点群等地,通过实地查看、现场询问、资料查阅等方式,对各项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以及标准化建设等工作与聊城市市场监管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业户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详细了解创新做法和实践经验,并就监管难点、共性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在方便群众生活、传承饮食文化、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解决弱势群体家庭生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民生息息相关。聊城市现有登记食品小作坊2512家、小餐饮6166家,备案食品摊点1734家。近年来,全市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针对食品“三小”业态规模小、数量分布广、生产经营条件相对差、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低、生产经营不规范等薄弱点,聊城市不断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形成了多部门分工负责的协同监管体系,避免出现监管真空。从流程简化、专人负责、动态管理等方面持续加强“三小”业态登记备案管理,既便利了经营者办理手续,又便于消费者查询监督。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培训,重点提升从业人员规范操作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水平,积极鼓励食品小作坊、小餐饮进行升级改造,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聊城市东昌府区食品加工小作坊已全部完成可视化监管系统部署,实现了生产行为实时监测与违规预警自动化。未来,聊城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不断强化食品摊点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着力消除监管盲区,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探索建立切实有效的食品“三小”行业长效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