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郑州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签约仪式,标志着该校在电力装备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迈入新阶段。作为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建设单位,该校通过创新育人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河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在签约仪式现场,2023级学员陈茜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愿景。她表示,通过校企双导师指导的工业机器人集成项目,不仅掌握了智能制造系统调试技术,更培养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室+车间”的沉浸式培养模式,正是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生动体现。该校立足河南省先进装备产业集群,聚焦数字化车间、绿色制造等前沿领域,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通过三大项目板块夯实专业核心,四阶赋能创新培养路径,五岗课程体系贯通学生发展,六维机制创新驱动改革引擎,形成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该校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彭博表示,从“校企合作”到“产教共生”,从“技能传授”到“创新赋能”,学校正在打造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河南实践样本。

在郑州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智能产线上,2022级学员马苛苛正熟练操作工业机器人完成复杂工序。这位曾经的PLC编程“新手”,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已成长为能够独立完成产线调试的技术骨干。马苛苛说,参与从图纸设计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实践,让他们真正把握了产业脉搏,帮助自己在两年内完成从学生到技术员的蜕变。

近年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通过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共享教学资源、共管质量评价等方式,实现了学生成长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践的深度融合,技能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

郑州电专副校长杨小琨介绍,未来,郑州电专将依托“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智慧教学平台,深化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持续推进“岗课赛证”融通改革,重点培育具备电力装备设计、智能产线运维等新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致力让“现场工程师”成为技能河南的新标识,持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着力打造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来源:郑州电专 作者:史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