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北京网友发帖,知道大家为什么买学区房了吗,买的不是学校,是家长…



根据该网友配发的信息,这是另一个疑似老师网友的发帖。

我们学校五年级有一个班,成绩挺好的(三科平均分都是90左右),五年级上学期,有一个孩子一个月了都不写作业,三个老师想了各种办法:奖励、找家长、谈心...效果都不好。终于数学老师忍不住了把她的一个字都没写的数学作业本撕了,家长来学校闹,说孩子自尊受到了伤害,让数学老师公开道歉。数学老师把整件事情发到群里,没有家长说话。数学老师最后还是道歉了..在班里、在群里。之后所有的老师都开始不管这个班,下学期期末班级数学平均分63,英语最高71(别的班还是90左右)!

核心要点,就是老师都在尽力辅导一个掉队的孩子,结果费力不讨好,反而被家长投诉,逼得老师道歉。结果老师将此事发群里,居然无人回应,声张正义,于是让老师们寒心了,干脆妥协放弃。

  • 此帖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围观和热议浪潮。

有网友感慨,知道为什么高中,大学就没有什么家长来投诉老师吗?因为投诉老师的家庭的孩子考不上高中,更不要说大学

有网友认为,学区房挺好,筛掉两种家庭:1.不重视教育的家庭;2.重视但能力不够的家庭,这种大概率子女素质一般。剩下的小孩去卷自然厉害。

有网友分析,想一想,为啥所谓好的学区旁边很多都是机关单位小区,从概率上说,因为这些单位家长很多都是积极支持学校老师工作,重视小孩教育,一代一代几十年才发展成为好学区。

有网友直言,学区房就是把不愿教育投入的奇葩家长给筛选掉

有网友评论,学区房通常都是好学校,两大现实:房价贵,家长经济相对有实力仓禀足而知礼仪,比较容易沟通,比较配合,比较重视孩子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家长和孩子素质都比较好。

有网友表示,看运气,我家小学在一个很出名的私立,top1那一类的,教育局的名额一个班只有十个左右,每年为名额的事教育局和学校拉扯,不然择校费8-12万不等。那还是六七年前,我儿子现在初一,现在涨价了,我们是幸运分进去的。就这样的学校,卷肯定是卷的,三年级期中考完开家长会,数学老师本来给每个孩子做了每次考试的曲线图,分析孩子薄弱的地方,结果发了一半收回去了,家长会也是红着眼睛随便说了几句,为啥?被投诉到教育局,说作业多,老师连哭了两天,委屈啊,我们私下找班主任,不能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粥,老师千万还是像以前一样,如果有需要我们家长联名证明,但是后面数学老师不怎么上心了。其实我们作业比公立的少,没有无意义的抄写多少遍,一般生字抄两遍再组词,每天只有两门作业,语文和数学轮着来。但是我们教的深,难度高,可能她家孩子写的慢。

有网友指出,影响孩子成绩的从来都不是老师,你以为好学校好班级配备的老师都是学科带头人,他们就兢兢业业的教孩子吗?不,他们更加放松,基本上都是孩子自己学 老师点到为止,甚至可以让学神讲课。所以,不是老师有多好,而是这一个班都是优秀的学生,自然成绩也会好。你可以去调查一下,越是这样的班级,孩子家长越听话,没有一个刺头,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服务。相反,看看普通班级,老师多留点作业就有人举报,老师们都不敢多说,这样下去,对孩子真的好吗?所以,有意识的家长不是为了鸡娃,而是为了给孩子换个好环境!



  • 从网友的留言来看,大多数人倾向于学区房是在筛选家长的。这的确有一定道理,或者是是大概率事件。

可以这么理解,虽然学区房说的是学生上学,但是前提是家长已经在此前的竞争者胜出了。也就是说,已经进行了多轮的家长筛选。

换言之,如果家长是卷王,学校啥也不做,学校成绩就会变好,学校口碑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如果家长都是躺平,学校口碑就会变差。

只要这个学校,周围学区房买房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长都是本地985、211的,特别是爷爷奶奶都是本地的大学生,那这所学校一定会越来越好。而且,这类学校一般都在大学旁,或者政府机关单位家属院的学校,以及大厂附近的学校。

所以说,鸡娃不如鸡自己,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好学区选择。总之,作为家长,还是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先把自己变优秀,才能给自己孩子更好平台的起跑机会。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