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里藏有一道“警戒线”,一旦血尿酸值超过420μmol/L,尿酸盐就会像盐粒一样沉积在关节内,形成“痛风石”。每年的4月20日被定为世界痛风日,正是为了提醒大家,尿酸超过420μmol/L,痛风就会找上门。对疾病不了解、不控制饮食、不规范服药、复诊等,都是导致痛风反复发作的常见原因,而下面提到的这位患者,他几乎“全中”,最终付出了惨痛代价。
十年任由痛风“放肆”,最终付出截肢代价
“医生,请您帮我看一下,我的脚破了一直长不好。”近日,行动不便的王先生在家属陪伴下,坐着轮椅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芳门诊。张芳主任见其多关节肿痛,大脚趾局部破溃,行走受限,双手也可见多发的包块附着在关节表面。详细问诊后了解,患者已经有痛风病史10余年了,平时既不控制饮食,也不监测尿酸,身上的包块也毫不在意,每次关节肿痛就自行购买“止痛药”服用,直到发现局部破溃的伤口已无法愈合,这才来医院就诊。
考虑到王先生伤口局部破溃可能引发感染,为了给王先生制定适合的降尿酸方案,张芳主任将其收住入院。入院后对他进行全面评估,他不仅周身多发痛风石伴局部破溃,还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足部X线检查显示右足踇趾的局部骨质缺失。评估完尿酸排泄情况,张主任在用西药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口服,同时对未破溃的肿痛关节予以“痛风贴”外敷,已经破溃的部位进行局部换药,规律治疗10余天后,王先生关节肿痛跟之前比明显缓解。但遗憾的是,由于他足部被破坏的关节已无法恢复,最终进行了足踇趾处的截肢。
痛风是如何一步步进展,最终导致残疾的?
痛风是由于体内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长期的高血尿酸水平不仅让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表面形成痛风石,还可能沉积在肾脏,引发肾结石及肾功能损害。同时,痛风还可能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痛风石除了常见于关节部位,还可见于耳廓、眼部、鼻腔甚至内脏中。如果血尿酸不进一步控制,痛风石逐渐增大,表皮变薄,最终极易破溃,形成难以愈合窦道。反复发作的痛风还可逐渐引发局部的关节软骨和局部骨质的破坏,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功能障碍,甚至残疾,是痛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降尿酸“中医三宝”齐上阵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定期开展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相关科普,并在传统的抗风湿治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自制降酸排浊茶、热痹舒足浴包、痛风贴。痛风患者以降酸排浊茶代茶饮,提高饮水量的同时还能清热利湿化浊;针对发作于足部的急性痛风患者,可选用“热痹舒足浴包”温水沐足,达到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之效;对于其他部位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可选用“痛风贴”外贴;住院病人还可以进行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法与西药联合使用,在临床深受患者好评。
控尿酸、护关节,痛风患者的“终身管理课”
痛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积极控制饮食,坚持低盐低脂低嘌呤,减少海鲜、荤汤、含糖饮料等的摄入。适量进行功能锻炼,合理控制体重,坚持降尿酸治疗,维持血尿酸<300umol/L,能够使体内痛风石逐渐溶解。若痛风石过大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导致功能障碍的,就需要寻求手术治疗。
通讯员:殷舒月 杨亚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