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武直飞行员强化射击训练,消耗的弹药量以前都不敢想,究竟是重点备战还是实力变强?

每个集团军都有配属的陆航力量,它们在过去长期以支援保障任务为主,而作战训练的占比实际很有限。陆航自1986年组建以来,其职能也更接近于运输机部队。

这一方面是因为咱们早期的陆航装备,就是以米8、直8等运输直升机为主。武装直升机的数量极少。而且缺乏配套的作战系统,比如第三代头盔瞄准具等。都在客观上减弱了陆航部队实弹打击训练的频率强度和效果。



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则是陆航部队的战略定位模糊,在之前体系化联合作战尚未成熟的背景下,陆航通常只是被视为陆军的辅助力量。

而并非如今作为主战突击力量去使用,自然导致其训练重心偏向运输和侦察等支援性任务。甚至还会被拉去承担更多的非军事作战任务。

比如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军改之前是第38集团军配属的陆航团。尽管是集团军编制下的作战部队,却先后参与了17次的神州飞船返回搜救任务,而且还是我国首批参与维和任务的直升机分队。



虽然说参与国家重大事务也是人民军队的分内之事,但是实战化实弹打击训练的不足,以及非战备训练任务的“分心”,确实会影响陆航部队的战斗力。

因而中央军委在2014年就发布了有关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不仅明确要求部队实现训练与实战一体化的标准。

而且对陆航部队的训练来说也是转型的关键节点,使其逐步从支援保障型向主战突击型进行转变。



既然承担了主战突击的任务,实战化的打击训练自然也要跟上。2016年军改后,陆航部队更是根据相关军事训练的具体要求,增加了部队的实弹射击,以及复杂电磁环境对抗等高强度的科目。

比如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就是从2017年开始开展跨昼夜海上飞行、全弹种实弹射击等训练,弹药消耗量也显著增长。

目前该旅的飞行员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直接坦言每年消耗的弹药数量和种类,远超以往的想象。而且新型的精确制导弹药,比如反坦克导弹、空对地火箭弹等更是成为训练常态。



2024年该旅更是首次在东南沿海,与海军舰艇编队联合演练海岛起降和空中突防等海上专项训练科目。不仅实现了跨军种协调的实战化能力,更标志着陆航从陆地作战向全域立体攻防的转型。

当然有这样变化的还不只是陆航部队,另外空军火箭军等部队的实弹射击量也在不断增大,可以说不怕弹药消耗已经是我军目前训练的常态。



而这背后实际上也是有中国军工的强大产能作为支撑,中国军工企业年产能至少可满足20亿发子弹、300万发炮弹及数万枚导弹的需求。

比如在中俄西部联合2021演习中,45分钟内就实现了投射弹药265吨的壮举,火力峰值达每分钟360多发。但实际上我国军工企业能够在72小时内就补充同等规模的消耗量。



另外高强度的实战化打击训练,也是在消耗老旧弹药去库存,同时测试新型精确制导弹药的实战效能,可谓是一举多得。

但是如果没有如今四川、陕西以及长三角和两湖地区等全国大量的军工产业集群,我国也没有这样的底气。

看了我国强化陆航等部队的实弹训练,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央视网,我军飞行员说“每年消耗的弹药以前不敢想象” https://v.cctv.com/2025/04/16/VIDE61ed7nrpZXIonz75aeJR250416.shtml



央视军事 ,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东南沿海实战化训练 https://m.huanqiu.com/article/49vzQ6hptuz



北青网,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紧贴实战练兵——强化战场思维 淬炼作战本领(国防视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800917007749559&wfr=spider&for=pc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