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南部战区海军23日在广东、海南等地组织系列舰艇开放日活动,开放海南舰、五指山舰、祁连山舰、洪湖舰、焦作舰、阿坝舰等十余艘现役主战舰艇,吸引众多来自各地的公众登舰参观,近距离感受人民海军向海图强的时代风采。
“十里军港”震撼了每个参与活动的人。本文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焦作舰水兵为参观者拍摄纪念照。
23日清早7时,岳燕和妹妹岳林娣就赶到了南部战区海军湛江某军港大门口。再过2个小时,这个军港为庆祝海军成立76周年的舰艇开放日活动就将正式拉开帷幕。
岳燕(左二)和妹妹岳林娣参观洪湖舰。
岳燕姐妹俩来自边塞名城甘肃省嘉峪关市。对于从小看惯了祁连山的皑皑白雪、河西走廊的千里戈壁的她们来说,温润的海风、蔚蓝的大海带给她们的不只是新奇,更多的是激动,还有一丝感伤。
因为岳燕的儿子张岳,已经在这里服役多年。毕业于海军航空大学的张岳是运城舰上的一名年轻军官,多年来,远在西北内陆的岳燕总是通过儿子的眼睛,缓慢而又仔细地打量着这片遥远的大海,这片曾经那么陌生、而今却令她无比牵挂的大海。
关山重飞越,母子难团圆
这是张岳穿上军装以后,岳燕在5年之内第五次来看他。前面4次,母子俩都是提前商量好了时间,可是等到岳燕赶来之后,收到的都是儿子充满歉意的微信留言:妈,对不起!部队有紧急任务,我随舰出海去了,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来。您老自己在湛江走走看看,等下次有机会咱们再见面,我带您去吃这里最好吃的海鲜!
“第一次我真的是一路哭着回去的,我恨我干嘛要生在嘉峪关,来一趟山高水远的,中间要在好几个城市转车、转机,才能到儿子当兵的地方;我又恨儿子干嘛非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当海军,那么大的一片海,他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连个电话都打不通……”岳燕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可是嘴上说着恨,岳燕心里的思念却越来越浓。
4月19日,岳燕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妈!23日是海军节,部队要组织舰艇开放活动,我帮您预约到了两个名额,您赶紧过来,我等您!”岳燕喜出望外,赶紧叫上妹妹岳林娣,俩人20日一早出发,先坐火车到兰州,然后从兰州乘机到成都,再从成都转机飞湛江。没想到奔波了两天,等她们赶到湛江后,张岳再次爽约了。
看不见儿子,就看看军舰
失望之余,岳燕和妹妹决定,这次说什么也要进军港、看军舰。“我看不见儿子,看见军舰也行,那是我儿子生活和战斗的地方!”
就这样,岳燕成了当天最早进入军港的参观者,她拿到的参观劵编号是NO.423-0000201,这是当天部队发出的第一张参观券。
随着参观的人流,姐妹俩先后登上焦作舰、祁连山舰、洪湖舰,一路不停地打卡拍照。特别是看到祁连山舰的时候,已经退休多年的岳燕高兴得像个孩子:“这是我们的家乡舰,没想到这么大,比我们住的11楼还要高!”
在洪湖舰的后甲板上,岳燕意外地接到了儿子张岳打来的卫星电话。
“妈,您在哪里?”
“儿子,我在洪湖舰的甲板上呢!这里真的像你说的一样,十里军港,太壮观了,我一进来就看见祁连山舰,把我都镇住了,比家里的11层楼还高,我都差点儿要吃速效救心丸啦!就是妈没看见你有点儿遗憾,不过看见军舰也就相当于看见你啦!”
挂了电话,姐妹俩走到洪湖舰上竖着的“我在洪湖舰很想你”的纪念牌下,面对记者的镜头,齐声喊道:“虽然这次我们来十里军港没有见到你,但我们在洪湖舰上很想你!”
“阿姨,您别怪他,他是为国家守海去了。”听说了岳燕母子俩的故事后,洪湖舰官兵安慰岳燕说。
“这么多年了,我已经想明白了,孩子做的是光荣的事情。你们知道吗?我大妹妹家的孩子也在部队,在新疆,祁发宝的那个团!”此时的岳燕,脸上写满骄傲。
采写|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编辑|陆楚一
审读|郭建华
二审|潘韵琪
三审|蔡志军
— 深小晚特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