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就在化龙巷视频号▲

高 度 警 惕!

近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共报告2起较大级别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共发病2例,死亡2例

分别为:

  • 深圳市龙岗区报告的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

  • 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


其中误食毒蘑菇的话题冲上热搜


3月23日,深圳市疾控中心、龙岗区疾控中心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在龙岗区宝龙街道某小区后山发现了毒蘑菇——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它毒性极强,误食会造成严重的急性肝损害,误食死亡率达75%。1个成年人吃1朵中等大小的就可能被毒死。

随着深圳气温回升,雨水渐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许多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而难以区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严重危害生命健康,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据了解,“鹅膏”是野生蘑菇的一个类别,其中一些含有剧毒。在广东,常见的剧毒“鹅膏”包括——致命鹅膏(白毒伞)、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而深圳见得最多的是致命鹅膏——白毒伞,它集中出现在2~5月份,常生长于阔叶林地上,与山毛榉科的黧蒴栲有共生关系。


▲白毒伞近照。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

蘑菇已致多人死亡

常州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去年,家住武进南夏墅的陈奶奶就因为贪嘴遭了大罪,上吐下泻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起因是陈奶奶照例在家给鸡仔喂食时,意外在鸡窝边上发现了一大丛肥厚水灵的蘑菇。陈奶奶高兴坏了,当即采了回去,中午又炒又炖,弄了桌“菌子宴”。


然而,饭后不一会,陈奶奶毫无征兆地开始剧烈呕吐腹泻,胸闷气喘眼发黑,腿软得根本无法站立。被吓坏的儿女们立即把她送医就诊。

常州二院急诊内科医师张宸铭介绍:“患者送来的时候上吐下泻,情况非常严重,几乎超过了恶性痢疾。包括她女儿,进了诊室没说两句话也发生了喷射状呕吐。不过女儿吐完就感觉舒服了,老太的症状却一直难以缓解。”

因为陈奶奶摄入毒蘑菇的量实在太大,眼见陈奶奶越来越虚弱,随时有器官衰竭的可能,医生决定立即为她进行血液灌流。两天后,陈奶奶顺利脱离险境,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

医生介绍,陈老太食用的菌菇可能有毒。这种菌类长相和普通食用菌非常相似,普通人很难分辨,但毒性极强,少量食用就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乃至神经症状,如果食用过多甚至会危及生命。每年医院都会接诊数例食用鹅膏类菌菇中毒的患者。


野生蘑菇千万别吃

“蘑菇中毒的,多是对毒蘑菇有一定鉴别能力的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陈子晞副主任医师说,很多人都自以为有鉴别野蘑菇的“土方法”,殊不知却是“刀尖舔血”。

实际上,除了专业人士凭借丰富的经验多方鉴别外,目前并没有哪种方法能百分之百识别出毒蘑菇,鉴于蘑菇中毒的后果很严重,建议大家不要去采野生蘑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传华

大部分蘑菇是否有毒,很难判断,比如说菌柄基部,它有像靴子一样的脚,然后菌柄的中间这个部位有菌环,或者说这个蘑菇顶端鳞片相对来说比较多,这个蘑菇可能有毒的概率比较高一点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长在动物粪便上的一些蘑菇,可能有毒的概率相对比较高一点。

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1.催吐

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况下赶紧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的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2.立即就医

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一定要选择正规安全的渠道购买菌类

不要食用自采或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更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

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

确保饮食安全

一定要谨记

如果在野外看见蘑菇

千万不要采!

更不要吃!

来源:新闻坊、橙柿互动·都市快报、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医大三附院

你最期待哪条地铁线?▲

遇见爱情,就在常州e红娘▲


找工作,就选常州招聘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