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废弃塑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塑料污染治理。数据显示,我国废弃塑料回收处置只占少部分,一大半只是简单掩埋或焚烧,对生态环境造成挑战。“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提高废弃塑料再利用率,亟待解决回收成本高、技术制约、再生塑料推广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扫码、投放、积分到账……如今,不少居民发现自家所在的生活小区,开始出现智能化垃圾分类站和再生资源回收站。
中国对“洋垃圾”的进口禁令已于2017年12月31日生效,4类24种固体废物已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这种坚定举措让部分欧美回收企业措手不及,但也给欧美部分国家以出口为导向的垃圾治理模式画上了句号,为当地的资源回收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不可否认,过去,垃圾进口和回收作为一门产业弥补了中国的资源短缺,但是,随着“洋垃圾”以各种非法途径涌入中国,中国的人居环境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处理垃圾(资料图)
这个曾默默承接全球废物的国家,忽然之间不再“接盘”,将长久以来被忽略的环境问题摆上了桌面。一时间,欧美国家哗然失措,澳大利亚更是叫苦连天。在那些习惯了将垃圾“打包出口”的国家眼中,这一禁令如同断水断电般致命。数以亿计的垃圾没有了去处,堆积在港口、堆满仓库,废纸回收站变成了废弃地,焚烧炉成天冒着浓烟。这一场洋垃圾禁令背后,是中国环境政策的一次彻底觉醒,是对全球绿色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
曾经,美国废品回收业协会(ISRI)数据表明,2016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价值 56 亿美元的废旧金属制品、19 亿美元的 1320 万吨废纸以及 4.95 亿美元的 142 万吨废塑料。彼时,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废品出口地,接纳了约 40% 美国对外出口的废品。然而,随着中国禁令落地,美国废品出口遭遇沉重打击。美国大量垃圾无法再轻易运往中国,在国内堆积如山。美国垃圾产量堪称惊人。有报告显示,美国在发达国家中垃圾制造量位居首位,垃圾回收率却处于末位。
垃圾(资料图)
中国停止接收外国垃圾后,西方国家面临严峻挑战。他们既难以维持所谓"无垃圾污染"的舒适生活,也无法继续标榜自己"环保""干净"的发达国家形象。这些国家过去长期依赖中国处理废弃物,现在不得不直面自身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中国全面禁止进口外国垃圾,主要原因是现在国家更看重经济发展质量、老百姓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在原材料获取和加工方面掌握了更先进、更省钱的方法,各类工业品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决定,不仅保护了国内的生态环境,也推动了全球环保理念和行动的进步。这一事件让世界看到,中国在国际环保舞台上不再是被动参与者,而是积极的引领者。在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地走在保护环境的道路上,同时也期待更多国家能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共同为构建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努力。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西方国家的挑战,咱们心里有底,能硬气地跟他们讲道理。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这块儿,钱包鼓鼓,砸得起大钱。而且,咱们在环保技术上自个儿也能搞出点名堂,创新能力杠杠的。这样一来,咱们慢慢减少对国外便宜资源的依靠,越走越稳当。咱们国家的产业模式正在慢慢转变,国内的制造业正朝着更高档次的路上发展。现在,对废品处理的要求跟以前大不一样了,我们用高价值的产品代替了那些洋垃圾。中国制造正以一副全新的姿态,在国际上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