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周口市川汇区陈州街回族街道的繁华街区,一支特殊的队伍正用脚步丈量平安,用责任守护万家灯火。他们是由社区干部、民警、网格员和志愿者组成的义务夜巡队,成为辖区居民心中最安心的“平安灯”。
晚上8点的五一路商业街依然人流如织。身着反光马甲、佩戴红袖章的夜巡队员正穿梭在人群中,他们时而提醒商户规范经营,时而向市民宣传安全知识。这样的场景,每晚都会在这里上演。
川汇区陈州街回族街道地处中心城区核心区,机关单位林立、商业网点密集,夜间治安管理压力较大。为此,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行“义务夜巡”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目前,街道已组建9支专业化夜间巡逻队,每支队伍配备巡逻车、强光手电等装备,采取“步巡+车巡”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巡查五一路、滨河路、五一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每晚巡逻时长超过3小时。
陈州街回族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振中:“我们建立了‘即查即改+分级处置’的工作机制,小问题现场整改,复杂隐患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已消除飞线充电、燃气安全隐患113处,调解矛盾纠纷16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
夜巡队不仅是平安的“守护者”,更是温暖的“传递者”。去年寒冬,一名小女孩在商业街与母亲走散,巡逻队员发现后迅速安抚孩子并联系家属,最终将孩子安全送回母亲身边。这样的暖心故事,在夜巡中屡见不鲜。
五一路服装店店员李女士:“以前晚上打烊总担心安全问题,现在看到巡逻队员的身影,心里特别踏实,他们就像移动的‘安全岗’。”
除了治安巡查,队员们还化身“宣传员”,在夜市、广场发放反诈、消防资料2.3万份,让安全知识融入市井烟火。如今,“红袖章”已成为街区夜晚最醒目的标志,居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平安管家”。
居民王女士说:“每天晚上跳舞都能看到巡逻队,心里特别有安全感,就像吃了‘定心丸’。”
夜深了,辖区商业街的霓虹依然闪烁,而夜巡队员的身影仍活跃在街头巷尾。他们用脚步诠释责任,用行动践行初心,用坚守点亮了辖区的“平安灯”,也让这座城市的夜晚更加温暖祥和。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磊 张琳
编辑/张经纬 审核/谢明 监制/武文科 总监制/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