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帅乡大地,和美乡村建设如同徐徐展开的画卷,将一幅幅山清水秀、村美民富的景象生动呈现。


▲江津区蔡家镇猫山的乡村致富路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 供图

过去一年,江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毫不动摇坚持党建统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在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中,通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及治理创新等多维度发力,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案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宜居

干群齐心携手共建和美乡村

走进先锋镇麻柳村,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生态美景映入眼帘。

村中的房屋错落有致,白墙黛瓦,古朴典雅。阳光洒在墙面上,泛起一层淡淡的光晕,显得格外温馨。每家每户的庭院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庭院里绿树成荫、花草繁茂,老人们坐在庭院里,摇着蒲扇,聊着家常,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安逸。


▲先锋保坪村的风光 通讯员 林晓光 摄

环境的转变,离不开当地基层干部与村民的辛勤付出。1992年出生的邓颖是先锋镇麻柳村党委副书记,她在基层一线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自从麻柳村和美乡村先行村创建以来,她积极担当作为,引领着村民全力投身巴渝和美乡村创建,留下一串串奋斗的足迹。

先锋镇麻柳村有2200余户村民。该村以创建巴渝和美乡村先行村为总体目标,全村划分为51个院落,精心绘制中心院落一张图,确定了9个中心院落和3个和美院落,以此带动全村人居环境整治。

经过不懈努力,麻柳村的三个和美院落迎来了巨大变化。然而,邓颖清楚地知道,和美乡村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维护和保持。


▲先锋镇麻柳村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 供图

为巩固创建成果,她和村“两委”其他同志积极探索农户、大院、院长及包院干部分类积分制度,实行基础分制和倒扣分制,并进行月公示、月通报,成立评比小组,开展院落“一月一评比”,并在大院公示栏公示评比结果,对每月排名前三的院民在大院会上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提高村民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乡村之美,美在山水田园的自然中,更美在村民满满的获得感。”邓颖说,未来她将继续扎根基层,为推动巴渝和美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宜业

高质量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走进先锋“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工人们娴熟地进行着流水线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江津集合各方力量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坚持产业带动,培育一批产业集中度高、加工链条完整、质量效益好的主导产业,赋能增效乡村产业发展,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中。


▲高粱油菜轮作示范片 (油菜种植)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 供图

江津充分发挥富硒优势,力推“硒资源”变成“硒产业”。着力构建产业体系,做优富硒粮油、畜禽、蔬菜三大保供产业,做强富硒花椒、柑橘两大优势产业,做精富硒茶叶、水产、中药材、小水果四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生产体系,组建“富硒产业教授工作站”等科技平台,牵头制定重庆市地方标准《富硒农产品》、绿色富硒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等50项,发展富硒种植45万亩、水产3.8万亩,富硒畜禽年出栏超过500万头(只),富硒年产值超100亿元。

此外,江津还在不断优化资源要素保障,加速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壮大加工产业集群,以益海嘉里、中粮粮油等为核心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以江记酒庄、江津酒厂等为重点打造西南最大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


▲机收红薯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 供图

筑巢引凤聚英才,和美乡村添活力。越来越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来到乡村,从“外出逐梦”到“回乡筑梦”。39岁的陈健红,于2006年退伍后积极投身到家乡硐寨村的农业发展建设中。“我目前经营的别柚硐天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高山大米、家禽、水果等农产品销售,依托塘河镇硐寨村电商平台,帮助周边村民售卖土鸡蛋、土鸡鸭、土猪肉等土特产,累计助农增收200余万元,其中帮助困难群众增收60多万元、村集体增收15万元。”陈健红说,随着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塘河镇硐寨村发展得越来越好,这两年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干劲也越发足了。

宜人

高质量打造“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区

高质量打造“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区”,江津在行动。

一年来,为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江津深化运用党建统领“141”基层智治体系,迭代升级“院落制”“积分制”,推动乡村治理方式业务重塑、流程再造、效能提升。


▲乡村讲理坝 记者 陈婷 摄

在推进基层智治迭代方面,融合机构设置与板块功能。按照“5+5”模式,精简内设机构,构建与“141”相契合的镇街管理体制,促使机构设置和“一中心四板块”高度吻合、机构职能和板块功能有机融合。完善“板块+岗位”运行模式,按“25+N”标准建立岗位目录,推动“固定岗+特色岗+联勤岗”协同联动,增强镇街统筹能力。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动态调整优化设置网格2756个、微网格10712个,以“单建+联建”方式全覆盖同步推进党组织嵌入网格,有力推动网格治理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

为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在构建治理框架方面,江津还大力推广“三会”解“三事”,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现场会在我区举行。深化“院落微治理”组织形式和运行规范,构建“村党委(总支)—党支部—党群驿站”“村书记(总院长)—网格长—院落长”等治理框架,推广运用“小院家”数字乡村治理小程序,打造各具特色宜居宜业“津彩大院”136个,《江津以“四个融合”为和美乡村提质赋能》被人民网评为2024乡村振兴创新案例、《江津区深化推行“院落制”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津彩版”》荣膺央视首批乡村振兴赋能计划组织振兴十大典型案例。


▲鲁能美丽乡村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 供图

“真没想到,平时打扫房前屋后,参与村里的志愿活动,竟然还能兑换到奖品。”在李市镇牌坊村2024年村庄治理积分制兑奖大会上,村民周德全开心地说,他以198分位居全村第一,兑换了一台价值2500元的空调,不仅收获满满的荣誉感,还得到了实惠。他表示,接下来会更加积极参与村里的积分制活动,和村民们共同缔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全媒体记者:江波 施婉莹

通讯员:苏俊杰

编辑:傅婧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