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老板”设置真陷阱,骗子利用木马软件窃取老板、老板娘微信头像及微信名称,指令公司财务转账109万,一场精心布置的骗局被民警的专业甄别及时破解,成功阻止了巨额经济损失。

2025年4月10日下午3时许,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打浦桥派出所社区民警顾明格接到辖区一家餐饮公司发来的信息,称公司财务疑似遭遇了电信诈骗。由于企业财务掌握着大量公款,时常是诈骗分子的重要目标,民警叮嘱公司千万不要转出任何资金,等待警方到场。民警到场碰到了公司财务张先生,他向民警表示,自己下午被老板及老板娘拉入一个微信群中。在群聊中,老板先是发送了一张银行电子回单,称有一笔100万现金打入了公司账户。同时,又在群聊中发了另外两家公司的银行账户信息,要求他分别转账200万、100万至两家公司作为合作过桥费用并询问公司账户上还有多少余额。当得知公司账户还剩109万时,便要求张先生先将那笔100万元转出去。


“现在马上安排,合作商那边等着,别耽误了合作” ”同意安排”,面对微信群内老板及老板娘的催促,就在张先生犹豫不决之际,民警及时赶到了现场。“先不要急着转,和你们老板打个视频确认下。”通过与老板的视频通话,民警确认转账一事根本子虚乌有。“但我怎么会添加了骗子的微信号,他们怎么知道老板、老板娘的微信昵称和头像呢?”面对张先生的疑惑,民警检查了张先生的电脑,发现他曾在不久前收到过一封电子邮件,在尝试打开邮件中的链接时,由于链接闪退,他并未在意,然而此时木马病毒已在电脑后台运行。在随后的半个月时间里,骗子利用木马病毒窥探了张先生电脑中的各类文件并且利用他使用电脑登录微信却不关机的习惯,远程操控其电脑,进而用张先生的微信号添加自己为微信好友,并修改头像,成功“克隆老板形象”。此时,恍然大悟的张先生才想起近日手机时常收到陌生人的添加好友请求,原来这是骗子在为实施诈骗打基础。民警随即对公司负责人及财务宣传了最新的电诈手法,并叮嘱IT人员对公司所有电脑进行全面检查与杀毒。

近年来,黄浦公安针对企业财务人员建立了常态化宣传机制,不仅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反诈专场培训会”还建立了财会人员反诈联络群,在群内分享分析最新电诈手法,持续强化财会人员反诈防范宣传工作,筑牢企业反诈防火墙。


警方提示:

财务人员掌握企业资金安全命脉,务必时刻保持警惕。在严格落实财务管理规范的同时,要加强日常防范意识,不点击陌生链接和附件,不随意添加不明身份人员的联系方式,转账前务必严格按照公司规章流程办理,落实多重审批复核制度。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孙冲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