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七届兰亭奖唯一的创作类金奖得主,崔寒柏先生带给书坛一种新的气象,他朴实灵动的书风,让他在当今书坛独树一帜,这不仅仅源于他雄厚的书法功底,更在于他对书法的理解和认知的独特性,这成就了他深厚的书法造诣。



崔寒柏先生早年跟随王学仲先生学习书法,后出国工作,远离内地书坛,这让他没有沾染上内地书坛的一些不良习气,也保持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见解。



崔寒柏先生对笔法的理解是非常务实的,他认为笔法为书写服务,而非为笔画形态服务,这与很多书法家的观点不同,正是这种认知,让崔寒柏先生的书法更趋于实用性,彻底杜绝了描绘画的弊端。基于对笔法的正确认识,造就了崔寒柏先生书法的强大。



崔寒柏先生书法的强大首先体现在他是当今书坛罕有的完全遵循实用性创作的书法家。



书法自古就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书法的实用性逐渐衰落,艺术性不断强化,到了当今时代,科技彻底取代了书法的实用性,书法只能向着纯艺术的方向发展了。



众多书法家都敏锐的感觉到了这种转变,所以在创作中注重书法的艺术表现力,而忽视了书法的实用性。



在这种大环境下,崔寒柏先生却坚持书法的实用性创作,他的作品完全基于实用性书写创作,没有刻意设置各种多余的修饰,这反倒让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古韵,这也是很多书法家求而不得的境界。



逆时代潮流而上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特别是崔寒柏先生与内地书坛相对疏远,这让他的探索更显孤单,然而崔寒柏先生就是凭借超高的书法艺术水平在逐渐征服人们的审美。



崔寒柏先生另一个强大之处在于内心的无比自信,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直播间创作的,包括他斩获兰亭金奖的一组作品,也是在众多网友的见证下一次写就,试问这种勇气当今书坛几人能有。



崔寒柏先生强调书写的性情,他认为第一遍书写是最能反应真实情感的,再次复写永远难以达到第一次书写的效果,所以他非常反对复写择优的做法。



即便是写错了也就地改正,绝不重写,他获兰亭金奖的大楷作品就是这样,第一个字“水”写小了,等他反应过来已经难以更改了,但是也只是尽力补救,并没有重写,于是就将“水龙吟”写成了很像“小龙吟”,即便有这么大的瑕疵,他依旧将作品送展,而这个字也成为他获奖作品中最大的争议。



这就是绝对的自信,用崔寒柏先生自己的话讲:“书法家就要做到提笔就写,写了就成。”崔寒柏先生正是具备这样的能力,试问当今书坛还有谁具备这样的能力?



崔寒柏先生带给当今中国书坛的无疑是冲击性效应,这种冲击不但挑战了民众的审美,更挑战了书坛固有的思维,这让他的书法在专业内外都充满争议。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认识到崔寒柏书法的强大,说明崔寒柏先生做到了引领时代审美的提升,崔寒柏先生也将在书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