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五病区,一道特殊的身影成为春日里温暖的风景。左腿打着固定支具的党员医师陈洋拄着双拐,一步步挪进诊室。术后数日,他多次拒绝了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劝慰,怀揣着一颗救死扶伤的初心,毅然决然重返岗位,白大褂下的身影虽显蹒跚,却让众多患者非常感动。
他们需要我,我放心不下
作为肿瘤外科的主治医师陈洋深知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是一场需要持续陪伴的"马拉松"。术后卧床休养的日子里,他始终惦记着那些定期复诊的老患者:"每个人的治疗方案都不同,病程中的细微变化只有主管医师最清楚。我不能让患者因为我的缺席耽误治疗。"面对家人和同事们的多次劝阻,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语气温和却坚定:"患者把命交给我们,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
诊室里的双向奔赴
清晨七点,陈洋医师的诊室早早亮起灯光。患者们自发为他推来轮椅,轻轻搀扶他落座;同事悄悄将热腾腾的早餐放在办公桌角落;护士长特意调整排班表,确保他能按时做康复训练。当一位八旬肺癌患者颤巍巍地将保温杯递到他手中时,陈洋的眼眶湿润了:"医患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这些温暖让我更坚信自己的选择。"
白大褂下的生命承诺
肿瘤外科的走廊墙上,一张特殊的排班表引人注目:陈洋医师的工作时段被标注为"移动诊室",同事们轮流协助他查房。科主任动情地说:"我们既要守护患者,也要守护自己的战友。"而陈洋总笑着说:"医师和党员的双重身份,是责任更是荣耀。只要穿上这身白衣,就能忘记疼痛。"
以温情织就生命之网
在这个被称作"生死战场"的肿瘤病区,陈洋医师和同事们以专业为盾,以温情为桥,筑起守护生命的防线。轮椅上的医嘱记录本写满治疗方案,病床前的声声叮嘱饱含关切,深夜办公室的灯光见证着病例讨论的专注。正如患者家属在感谢信中写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医术,更是一群人在绝望处托起希望。"
陈洋医师这位坚毅的中共党员,用他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着医者的初心与使命。致敬每一位白衣执甲的医者,你们全力以赴守护生命的模样,是人间至善至美的风景,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更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图文:夏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