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贵阳》推出第六十七期:
天上有颗星
以这个贵阳人的名字命名
走进贵阳,读懂贵阳。
苏州,江南古韵之城,园林如画,古迹星罗。在其漫长的文化传承中,有一位关键守护者,他的人生始于千里之外的贵阳,却与苏州紧密相连。他究竟是谁?为何跨越千里与苏州结缘?
谢孝思
谢孝思,1905年出生于贵阳石岭街一户书香家庭。童年时,在正谊小学和达德学校接受启蒙教育。
1927年,达德学校因学生参与进步活动,触怒军阀周西成,惨遭强行解散。无奈之下,谢孝思前往南京,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吕凤子、汪采白、徐悲鸿等名家。
1933年,学有所成的他满怀热忱回到贵阳,在达德中学等校任教,并担任达德学校校长。彼时,贵阳笼罩在抗战的阴霾之下,谢孝思挺身而出,担任“贵阳抗日救国会”总干事,以达德学校为据点,积极组织 “沙驼剧社”“筑光音乐会”等团体开展抗日宣传。
达德学校旧址
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1946年,谢孝思随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迁至苏州,就此与这座江南城市紧密相连。
当时的苏州,园林古建历经战火,破败不堪,这令谢孝思痛心不已。他主动站了出来,决心复兴苏州园林的昔日辉煌。他经过认真查访、精心研究,秉持“整旧如旧”的原则,修复了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四大名园”。此后多年,又修复狮子林、虎丘等30多处园林和名胜古迹。
1997年,留园等“四大名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苏州又有五处园林被列入其中。
俯拍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
在苏州生活大半辈子,谢孝思始终眷恋故乡贵阳。他在《槿花楼诗文集》中深情写道:“定居苏州五十余年,而乡音未尝一日改变,乡思未尝一日去怀。”他和妻子刘叔华多次返回家乡贵阳,捐赠书画作品,在今贵阳市南明区中华南路达德学校旧址内,还设有“谢孝思刘叔华先生书画陈列馆”。
位于达德学校旧址内的“谢孝思刘叔华先生书画陈列馆”
2008年,一代著名艺术家谢孝思在苏州辞世,享年104岁。
2014年,国际编号为204836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谢孝思星”,同年,他被授予“文化遗产守护名人”称号。
这位从贵阳走出的文化巨匠,倾其一生,在贵阳与苏州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固而璀璨的文化桥梁。他的故事,如同一座不朽丰碑,成为两座城市共同引以为傲的精神瑰宝。
文字/拍摄:杨阿敏
AI数字人主播:马铮
设计/剪辑:林虎 曾玉璇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于央视新闻、苏州园林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