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扶风县人大常委会按照“便于组织、便于开展活动、便于代表履职”的原则,推行“建设好1个代表阵地、深化好2个代表活动、利用好N个民意收集点”的“1+2+N”工作模式,不断拓宽收集民意渠道,激发代表工作活力,持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扶风实践。

建设好“1”个代表阵地。代表履职阵地是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常委会坚持树好示范站、建好规范站、抓好薄弱站,持续推进33个代表联络站和2个代表工作室履职平台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形成以镇中心联络站为主、村联络站为辅、行业领域工作室为补充的代表广泛联系群众网格化阵地体系。丰富代表联络站“联、商、督、促、智”五项功能,鼓励代表回“站”问政、议政,保障代表进“站”强素质、提能力,支持代表入“站”听民意、解民忧。去年,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开展集中学习、政策宣讲等活动160多场次,接待群众3200多人次,收集建议240多条,站室履职“小窗口”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平台”,实现代表站室在助推全县高质量发展中与群众急难愁盼、社会关切“最后一公里”的精准对接。

深化好“2”个代表活动。代表活动是发挥代表作用的主要形式,更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常委会坚持把代表活动作为夯实人大工作基础、提升人大工作水平的关键,出台《扶风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县人大代表和县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试行办法》,以“面对面”线下沟通与“点对点”线上联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双联系”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代表走访群众21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80多条。拓展“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质效,在县电视台开设专栏,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乡村振兴领头雁”赵小娟、“一心为民好支书”陈宝宝、“服务群众贴心人”王高红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动员代表继续发扬在活动中展示出的冲劲干劲,一以贯之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县情民意的调研员、改革攻坚的监督员、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员,共同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扶风落地开花。

利用好“N”个民意收集点。民意收集点是代表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常委会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持续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在原有“33站2室”阵地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创新设立“N”个民意征集点,实行代表联络站、代表工作室和民意征集点“站室点”联动,形成“多向发力”互补模式。召公镇人大代表孙向林一天内在民意收集点接待3名群众,收到春季麦田灌溉、低保动态调整、农村路灯管护等三条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后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镇政府收到后及时进行了办理,群众的意见建议快速得到落实。同时,民意收集点聚焦全县重点工作、年度监督议题、民生实事项目,倾听最基层的声音,了解第一线的情况,切实将民意收集点建设成为“根植基层”的民意表达平台,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一线阵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示范窗口。

(通讯员 党萍)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