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年,对越战争爆发,许世友将军负责东线指挥,率领部队英勇作战,势如破竹,越南多个重要城镇纷纷被我军攻克,就连谅山地区也被攻破。正当解放军战士们士气高昂、跃跃欲试,准备继续冲锋拿下越南首都之时,许世友却收到了上级下达的撤退命令。
尽管许世友内心不情愿,但作为一名军人,服从指挥是天职,他最终还是带着部队执行了撤退命令。然而,在撤退之前,许世友做出了三个重要决定,给越南带来了沉重打击,使其经济倒退了数十年。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场战争的背景。1955 年起,美国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这场战争持续了 20 年之久。在此期间,中国全力援助越南,哪怕自身经济条件困难,也勒紧裤腰带帮助他们。可美国撤军后,越南政府却不知何故,非但不好好发展,反而走上侵略之路,还向中国讨要更多支援。我国拒绝后,越南竟将我国视为敌人。加上有苏联的支持,越南对中国更加肆无忌惮,在我国边境不断制造冲突,甚至引发流血事件,这无疑是对我国的严重挑衅。
在这样的形势下,对越战争打响。中央经过慎重考虑,选定许世友担任总指挥,并赋予他战略的绝对指挥权,足见对他的重视和信任。许世友将军不仅作战勇猛,指挥能力出众,在战争年代屡立战功。毛主席也曾对他称赞有加,夸他能力突出。而且,许世友出身少林寺,自身武力高强。更重要的是,他在 1973 年的西沙群岛战斗中与越南交过手,熟悉对方打法,又擅长丛林作战,是指挥这场战争的不二人选。
许世友接到任命后,迅速进行军事部署,将部队分为两路,自己负责东线,西线则交给杨得志。杨得志同样熟悉越军作战方式,许世友对他很放心。
战争打响后,许世友带领东线部队一路高歌猛进。他们的目标是占领越南的重要城镇,首先对高平发起进攻。尽管战士们英勇无畏,消灭了越军的 346 师,但在许世友看来,这样的战绩还不够出色。接着,许世友继续率部向同登和谅山冲锋,很快同登被攻占。就在即将拿下谅山时,上级的撤退命令传来。
军委会下达撤退命令,主要是因为我军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这场战争的初衷是教训越南,并非要将其消灭。
许世友虽心有不甘,但坚决执行命令。在撤退时,他下达了三个关键命令。其一,沿途破坏越南境内的基础设施。这使得越南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遭受重创,严重影响了其后续的发展。其二,带走武器、工矿物资,带不走的就直接销毁。这极大削弱了越南的工业和军事潜力。其三,在撤退途中埋设地雷,以防越军反攻,减少我军不必要的损失。
我们不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例。在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样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超的战略战术,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国家赢得了尊严和和平。对越反击战中,许世友将军的决策也体现了中国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时的坚决态度和果断行动。
这三个决定让越南在经济发展上遭受重大挫折,几十年来都难以翻身。这也警示了那些妄图侵犯我国利益的势力,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