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迈的 Wat Umong 街上,一位年轻研究员寻找着一处理想的居所——既要靠近工作地点,又要尺度适宜。最终,她在清迈大学研究中心附近发现了一栋约30年历史的老宅。虽显老旧,却地段优越、比例恰好。她邀请本地设计团队 Studio Mai Mai,将这栋待修之屋,改造成属于自己的理想之家。
房屋为两层结构,由混合木材与混凝土建造,屋顶为双层倾斜设计,形成自然采光的天窗。建筑师在初步勘察后发现,尽管房屋随时间有些老化,但整体形制优美、结构尚稳。
因此,设计策略并非彻底推翻重建,而是在保留原始架构的基础上,修复与更新必要部分,使新旧自然融合。
业主希望空间布局更贴合日常生活习惯。设计团队在入口处增设一个多功能空间,并于主卫生间旁另设一处独立洗手间,提升使用便捷度。
原本二楼三间小卧室被合并为一间宽敞的主卧套房,另设一间温馨的客房。考虑到街区已有停车位,设计师将原本的门前车位改为庭院花园,为居所注入一份安静与绿意。
设计中最关键的亮点,源自屋顶天窗的再利用。建筑师果断拆除部分二楼楼板,打造贯通上下的挑空客厅,使天光从屋顶自然倾泻而下,成为每日迎接主人的第一缕光亮。这一“垂直采光井”的改造不仅强化了建筑的空间感,也巧妙回应了卧室格局重组的结构需求。
考虑到建筑本体不大,设计师在细节中运用大量圆润、有机的形态,以缓解空间中的线性刚硬。从围墙、地面到室内墙面与门洞,弧线与曲面如呼吸般自然流动,令整栋住宅更具温度与亲和力。
色彩方面,整体以白色与暖色调为主,搭配砖块、瓷砖与木材等自然材质,内外空间在肌理上无缝过渡。通向二楼的楼梯位于挑空之下,造型极简,最大限度保留光线穿透的自由感。局部点缀的蓝色,亦为空间增添一抹层次与趣味。
家具与装饰则由业主与建筑师共同挑选,包括陶盆、植物与手工制品,使整栋住宅在功能、氛围与美学上保持统一节奏。这不仅是一处安居之所,更是日常与自然温柔相拥的生活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