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李桂芳攥着刚到账的380万拆迁款短信,手抖得几乎握不住手机。客厅里传来儿媳张婷轻快的声音:"妈,明天咱们去碧桂园看别墅吧?"
次日下午三点,李桂芳在房产中介处听到晴天霹雳——张婷突然提出离婚,并要求平分拆迁款。"这钱是咱们婚后拿的,属于共同财产",张婷晃着手机里的《婚姻法》截图,身后站着不知何时请来的律师。
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2022年涉及拆迁款的离婚纠纷同比激增47%。北京某区法院法官透露,曾有老人因提前过户房产给子女,被离婚的儿媳分走近百万财产。
李桂芳翻出泛黄的宅基地证,"这房子是2005年用我纺织厂下岗补贴建的,那时张婷还在读初中"。家庭法律咨询师王律师指出:"拆迁补偿包含土地补偿和房屋重置价,其中土地补偿归属集体,房屋部分需结合出资证明确定权属。"
儿媳突然摘下婚戒摔在茶几上:"您孙子改姓的事考虑好了吗?要是不同意,明天我就带孩子回娘家!"
华东政法大学调研显示,63%的拆迁家庭遭遇过亲情绑架。李桂芳连夜搬回老宅时,发现儿子蹲在墙角哭:"妈,我真不知道她会算计到这个份上..."
三个月后,张婷在法庭上看着银行流水崩溃大哭——李桂芳提供的建房发票显示,380万拆迁款中有210万属于个人财产。"您就这么防着我?"面对质问,老人抹着泪:"闺女,真心待人的不该是这算法。"
当物质算计遇上血脉亲情,我们究竟在守护什么?或许正如那块被推倒的老屋墙砖,有些根基一旦松动,重建的代价远超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