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嘱孩子的话:
第一句:你生来普通,妈妈也是普通人,我虽然很爱你,但你的幸福大部分都要靠自己争取。
第二句:父母不亏待你,我们负责提供吃穿,你负责好好做人,不要一味索取,学会独立、识别好坏。
第三句:做一个善良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待你,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第四句:学习的好坏,并不是决定你人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却是你明辨是非的基本前提。好好读书,才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学习永远都是为了你自己。
第五句: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也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爱情不是你生活的全部,要相信,最好的缘分在未来等着你。
第六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多感受他人的不易与付出,才不会容易迷失自我。
第七句:凡事靠自己,无论什么事别指望他人,别人帮得了一时,却帮不了一世。要记得,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第八句:遇到挫折不要灰心,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失败了再来,失去了再争取别的。
第九句:不要用生命去抗争这个世界,你可以不那么优秀,可以不那么有钱,但一定要平安,生命是最珍贵的财富。
其实,父母的叮嘱,是孩子一生的精神底色。父母的话,是孩子成长路上最早的“导航仪”!
那些看似平常的叮嘱,会在孩子心里埋下种子,影响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世界。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曾谈到自己的“学渣”儿子,他原本期望儿子能考上复旦,但最终儿子成绩连普通大学都勉强。
失望之余,他反思道:“我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我的价值观念强加在儿子头上。”
后来,当他放下执念,儿子反而找到了自己的路,考上了伦敦商学院。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父母的话术不该是命令,而应是引导——让孩子明白,他们的人生属于自己,而非父母的期待。
但是,多父母一辈子都在用错误的方式“爱”孩子, 他们用“我都是为了你好”绑架孩子的选择,用“别人家孩子”打击孩子的自信,用“你不行”扼杀孩子的尝试,结果呢?
孩子要么变得自卑怯懦,要么在沉默中爆发,用叛逆对抗一切。
王德峰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父母能做的,不是强行改变孩子的命运,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在命运的安排下,活出自己的精彩。
所以,好的父母话术,不是控制,而是赋能。
李玫瑾教授说:“你可以不完美,但不能不努力。”
当父母学会用平和、坚定、充满信任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孩子才会在迷茫时想起这些声音,在低谷时找到支撑。
请记住:父母的话术,不是要塑造一个完美的孩子,而是让他们在风雨来临时,依然能站稳脚跟,活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