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7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5日刊登题为《贸易、科技和美债:中国在与美国的对峙中握有底牌》的报道,报道编译如下:
美国和中国陷入了一场危险的贸易对峙。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针锋相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北京方面寻求与他的政府达成协议。
专家警告说,华盛顿方面不应低估北京方面抵御特朗普胁迫策略的能力。
中国对政治的掌控、日益多样化的出口市场以及对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材料的实际垄断,让北京方面拥有很强的谈判能力。
去年,中国出口总量的约15%流向美国。特朗普的对华关税会给北京带来痛苦。但经济学家表示,人们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中国替代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比美国替代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要更容易。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玛尔塔·本戈瓦说:“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高,因为中国从其他地方采购农产品比美国从其他地方采购电子产品和机械更容易。例如,北京方面已经在从巴西大量购买大豆,因此中国拥有的筹码多一点。”
美元贬值也使得美国进口商品的成本更高。
多年来,中国一直试图减少对美国的出口依赖。美国政府数据显示,中国在美国进口中所占份额已从2016年的21%降至去年的13.4%,因而大幅降低了中国的贸易风险。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阿利西娅·加西亚说,即使中国的出口出现中断,也不会对中国庞大的经济造成灾难性影响。她说:“中国是一个有韧性的巨型经济体。”
中国从其积累的大量美国政府债券中获得了进一步的筹码。从理论上讲,中国可以出售这些美国国债。这可能引发人们对美国资产吸引力的担忧,并促使美元和美国国债进一步贬值。
信贷视野公司亚洲信贷策略主管泽利娜·曾(音)说:“我们预计,作为长期的配置目标,中国将继续使其外汇储备多元化,增加其他货币资产。”
美国还依赖中国提供对电动汽车电池等至关重要的稀土,这是一个关键的筹码。
特朗普承认美国的脆弱性,将关键矿产排除在他的第一轮“对等关税”之外。但如果中国不让步,这些豁免可能不足以避免供应紧张。
不久前,中国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其中包括镝和铽,它们对制造喷气发动机和电动汽车等产品非常重要。
位于纽约的智库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中国中心主任阿尔弗雷多·蒙图法尔-埃卢指出,中国在进入贸易对峙时具备更强大的能力,可以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进行提振。
中国还拥有更多调节国内市场的手段。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说:“仅从市场反应来看,我认为美国目前(受到的伤害更大)。美国正面临更大的坐到谈判桌前进行谈判的压力。”(编译/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