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亲自押运可卡因,黑帮枪声编织出城市日常,儿童被标价贩卖——这并非耸人听闻,而是洪都拉斯

2024年3月,美国纽约联邦法院判处该国前总统埃尔南德斯45年监禁,认定其在执政期间贩运可卡因多达400吨,并收受巨额毒资。



一纸判决,将洪都拉斯推上‘全球最危险国家’。

谋杀率全球第一、毒品交易深入高层、人口贩卖现象层出不穷,让人惊叹!

一、暴力之城:谋杀率全球第一背后的黑帮帝国

在许多关于洪都拉斯的新闻标题里,“谋杀”“枪战”和“黑帮”似乎永无止境地出现。

官方数据显示,这里每10万人就发生约90.4起谋杀案,首都特古西加尔巴的谋杀率更是达到173起,超越萨尔瓦多和委内瑞拉。



数字背后,是市井弄堂里昼夜不息的哀鸣与恐惧。

当地警用统计称,2022年洪都拉斯全国记录在册的凶杀案达3435起,平均每天都有血案发生。

当街爆发的帮派火拼,让无辜平民成为争斗的陪葬品,更让人看不到尽头。

造成如此惨烈现状,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是MS-13Barrio 18两大帮派,它们在洪都拉斯的贫民窟和城乡接合部迅速扩张。



(黑帮成员)

据统计,它们控制了全国80%的贫困社区,通过敲诈勒索、贩毒洗钱等手段,形成了一条又一条滋生暴利的链条,每年向企业开出的“保护费”就占到GDP的3%,数额高达7.37亿美元。

2023年2月,MS-13为营救头目门多萨,枪击法院,造成4名警察牺牲,更凸显了这里的无法无天。

努力维持治安的警察却屡屡“离奇”地与黑帮站到同一阵营。



2011年,当地国立大学校长之子遭到巡逻警察抢劫并被害,2014年,更有一位反毒检察官疑似被警察灭口,这些让公众对执法机构的信任度降至冰点。

懂点常识的人都看得出,洪都拉斯的警察系统已经染上了深度腐败:警力不足只及联合国标准的一半,帮派往往能反过来“赞助”警察装备,以换取对其罪行的睁一眼闭一眼。

这样的警匪共生关系,形同“腐烂机器”,层层侵蚀国家根基。



(洪都拉斯国家警察部队的清洗和转型)

二、被明码标价的儿童与性奴产业链

比谋杀事件更为冰冷的是,对人的彻底物化。

当涂着稚气面孔的孩子被灌输“只能用毒品换取生存”,当未成年的女孩被明码标价出售给跨国性犯罪网络,我们虽感震惊,但这在洪都拉斯已不是“惊天新闻”。

据估计,国内就有约1万名儿童被迫涉足贩毒或者卖淫,其中98%为女童,而且绝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一些家庭甚至只用500美元的价格就把她们“转手”。



在外来游客颇多的特古西加尔巴等城市,另一个令人不忍直视的现象是“儿童性游客”的产业链。

这些地下妓院由跨国团伙操控,赚取大量“肮脏的金钱”。

而走出国门的女性,更是面临被贩运至墨西哥或美国从事性剥削的厄运。

根据2020年UNODC(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报告,洪都拉斯约40%的受害者被迫从事强迫劳动,而政府内部却缺乏应对的专门法律。

联合国曾启动“MENTHOR”项目对当地126名执法人员进行培训,但截至2022年,人口贩卖案的定罪率仍不足5%,大部分受害者连起诉的机会都没有。



更深的困局在于,洪都拉斯官方尚无彻底打击人口贩卖的完整体系,大多数庇护所和维权机构依赖国际NGO撑起运营。

严重缺失的法治,让弱势群体几乎无处申诉。

一个个恐怖的案例背后,往往牵连腐败的庞大利益链,甚至有人质疑:最高权力机构都能为毒枭开路,那么在黑市上“买卖人”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狂欢罢了。

三、总统贩毒,国家机器沦为贩毒工具

洪都拉斯的困境不仅街头厮杀和黑暗人口交易,最讽刺的莫过于前总统埃尔南德斯亲自践行“毒品生意”。

在其执政的漫长时间里,他被美国司法部指认为“可卡因高速公路”的核心推手。



早在2004年,他便暗中搭建军警运毒网络,直到2022年卸任前,都在利用权力和军方资源为毒品护航。

据指控,他收受超过1000万美元的毒资,用于竞选经费和自我扩张。

2024年3月,埃尔南德斯在美国被判45年监禁、罚款800万美元,这成为全球震动的案件:一国总统居然能主导国际毒品供应链?



更离谱的是,他的胞弟托尼·埃尔南德斯,早在2021年就因贩毒在美国被判终身监禁。

与他们同流合污的,还有前警察总监、部分议员与司法高官,甚至连司法部长办公室都沦为了洗钱的枢纽。

政治与毒品纠缠得如此彻底,老百姓自然难逃被裹挟的命运。



四、紧急状态与移民潮下的绝望自救

面对日益猖獗的暴力与毒品交易,洪都拉斯政府尝试了一系列铁腕措施。

自2022年12月以来,国家已16次延长紧急状态,希望藉此大规模抓捕帮派成员,捣毁犯罪网络。

据官方统计,的确有150个犯罪团伙被击溃,凶杀率下降了12.8%。但这份成绩却显得杯水车薪,因黑帮早已渗透到社会深处。



联合国多次警告,长期维持紧急状态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军警滥用权力、未经审判的大规模拘捕,以及人权的进一步受损。

数据显示,洪都拉斯在这样高压政策下,不仅刑事案件未得到根本性好转,“军警使用过度暴力”的投诉也增加了25%。

与此同时,更多绝望的民众选择了“北上求生”的道路。

2024年,约有10万人决定逃离家乡。其中大部分径直涌向美国边境,形成了名噪一时的移民潮。

美国打击跨境毒品和非法移民的政策,一定程度上阻截了这股浪潮,但正如前总统埃尔南德斯曾宣称,“美国的缉毒政策把毒贩往我们这里赶,因此我们成为了牺牲品。”



在这番指责背后,凸显的是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美国一面加大对贩毒的打击力度,另一面也在移民议题上持续施压;而洪都拉斯政府在资金和治安两头都受制于人,难寻出路,民众只得被迫踏上漫漫旅途。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2023年与洪都拉斯正式建交时,曾突出强调安全合作的重要性。

因国际层面对毒品和人口贩运的关注度不断攀升,洪都拉斯也开始谋求新的外交伙伴,希望通过基建、投资等项目来提振经济。

若没有对毒品治理和社会安全的根本改革,这样的经济合作能否摘除暴力阴影,仍有待观察。



有人将洪都拉斯归咎为“资源诅咒”的活例子:自古以来,中美洲地区便是殖民扩张、外部干预的地方。

美国的政治影响力不容忽视,中国崛起也带来了新的经济参与。

街头巷尾的老百姓,从来都不奢望立刻修复长期失序的社会结构;他们只希望能昂首走在街上,而不必担心下一秒就被流弹击中或被黑帮招揽做“人机”。

因为在洪都拉斯,有太多人在恐惧与贫困里挣扎,对他们来说,看似再短的黑夜也遥遥无期。



在这样的暴力循环里,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是那些被以金钱标价出卖的儿童,是那些在毒枭斗争中成为牺牲品的无辜市民,还是那些在国际政治博弈中被迫失去家园的人?

答案或许无比残忍:所有普通人都沦为局势的牺牲品。而国家高层,若不痛下决心改革,恐怕只会把“腐败与毒品”的泥潭越踩越深。

结语

毒品和子弹或许能买通权力,却无法买通一个民族的未来。

法律与道德双双崩塌,血腥与黑暗必将野蛮生长。



尽管国际力量正试图为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只有洪都拉斯自身形成反腐共识、重塑法治制度,才有机会摆脱暴力循环。

若连最高权力者都堕落成毒枭,普通人究竟还有多少可以信任?

参考资料:

1.RepublicanDaily.org:洪都拉斯前总统被判45年监禁



2.洪都拉斯的犯罪和不安定



3.洪都拉斯国家警察部队的清洗和转型



4.洪都拉斯前总统在美国被判处45年监禁 此前被认定犯有贩毒罪



5.媒体滚动:这一国家宣布:123个城市,紧急状态再次延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