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琪
“有了这笔奖补资金,我们做有机茶更有信心了。”近日,绍兴市新昌县一家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红云领取市级绿色食品认证奖励后激动地表示。2025年以来,绍兴市已完成兑付茶叶、蔬菜、水果等绿色食品奖补资金119万元,用“真金白银”护航绿色农业品牌建设与安全农产品供给。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绍兴市积极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强化新认证、继续认证和证后监管工作,对新认证绿色食品、继续认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实行“以奖代补”,分别给予2万元/个、1万元/个和10万元/个的奖励。截至2024年底,全市拥有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达24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8个。
作为绍兴绿色食品的标杆产业,目前绍兴茶叶类绿色食品共有76个。依托这一优势,绍兴市茶产业率先探索“片区组团式”发展模式,通过标准化生产和数字化监管提升品质。平水日铸茶品牌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布设213个监测点位,并建立农残检测实验室,实现“包装前必检”;嵊州仙岩镇舜皇村引入物联网系统调控炒茶环境,柯桥兰亭街道印山茶园推广诱虫灯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减少农药使用。依托“产前—产中—产后”全链监管体系,绍兴茶叶畅销国内外。
目前,绍兴市已创建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5个,有6家农业主体获得省级标准化生产绩效评价A级。
为进一步擦亮绿色发展底色,构建覆盖全品类的优质农产品矩阵,2025年绍兴市将进一步强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布局和建设,加快落实《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十条措施》,其中,在绿色生产方面,继续实施“三品一标”(指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四大行动,计划新申报绿色食品30个,建成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市级重点基地100个,让绿色生产理念深入人心;在惠农服务方面,强化科技信息下乡,引导农业主体应用绿色技术,探索生态种植新模式,让“绿标”成为绍兴农产品的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书写更生动的绿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