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普及的今天,近视已成为威胁儿童视力健康的头号杀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过53.6%,其中小学生近视率突破40%,低龄化趋势愈发严峻。当越来越多的孩子过早戴上厚重的眼镜,家长们不禁追问:究竟该如何从日常生活中筑牢视力防线?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倪正宇说,答案就藏在那些看似普通的细节里——从每天的户外活动到每一次读写姿势的提醒,从一盏护眼台灯的选择到一顿营养晚餐的搭配,这些点滴行动,正是守护孩子清晰视界的关键。

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

现在不少孩子,课余时间不是窝在家里写作业,就是玩手机、看电视。长期待在室内,眼睛得不到足够的放松,就容易近视。

倪正宇说,预防近视,家长要尽可能让孩子多去户外玩耍。孩子作业比较少的时候,别着急让孩子回家写作业。先带他们去公园跑一跑、跳一跳,看看绿树、红花,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一般来说,孩子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的时间不一定非得是连续的,一天之内,在户外活动的总时间到两小时就行。孩子的体育课、课间活动都算进去。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也可以让孩子有意识地看看远处,要是能走着去就更好了。只要咱们想保护眼睛,放学路上也能护眼!

周末也要利用起来,可以安排爬山、放风筝等户外活动。要是实在没时间,哪怕在小区楼下溜达半小时,也比待在屋里强。另外,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别捂那么严实。记得摘掉帽子和太阳镜,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多晒晒太阳对眼睛好,视网膜在阳光下分泌的多巴胺会变多,能阻止眼轴增长,预防近视。

控制用眼时间

孩子写作业、看书时,家长要注意提醒他们控制用眼时间,并保持合适的用眼距离。连续用眼20分钟,就让孩子休息20秒,可以看看远处的风景。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也能更好地厘清思路。

在距离方面,要让孩子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标准姿势。有些孩子喜欢趴在桌子上写作业,或是躺着看书,这些习惯对眼睛伤害很大,一定要及时纠正。

要是孩子有使用电子产品的需要,要将屏幕亮度调至合适,并与眼睛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每次的使用时间也不宜超过20分钟,一天不宜超过一个小时。

日常习惯要注意

用眼环境对孩子的视力也有很大影响。孩子的书桌高度要合适,避免孩子弯腰驼背,影响视力和身体发育。家里的灯光要柔和、不伤眼,避免孩子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学习。要是想给孩子配护眼台灯,要选择无频闪、无蓝光伤害、色温在4000k左右的护眼灯。同时,打开房间大灯作为背景光,保证整体光线均匀。另外,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也很重要,字体太小、纸张反光的书籍,会增加孩子的用眼负担,尽量不要给孩子看。

倪正宇说,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也很重要。建议每6个月就做一次视力检查。这个周期还是比较合理的,可以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视力情况。近视的预防还是得从日常抓起,有情况咱们也好及时调整。

要是孩子视力出现下降,不要盲目地试“偏方”。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干预。有些孩子视力下降,可能是假性近视,通过休息和训练,视力还是可以恢复的。

尽量少让孩子吃甜食,甜食吃多了,会导致孩子体内钙、铬含量减少,影响眼球壁的弹性,增加近视风险。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孩子在睡眠过程中,眼睛能得到充分休息,疲惫的眼睛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小学生每天要保证10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中学生也要保证八九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预防近视是一场需要长期坚持的“视力保卫战”,没有捷径,唯有细节。从现在起,不妨将这些建议转化为行动:把“再玩5分钟手机”变成“再跑500米”,将“快写作业”换成“先去看会儿绿树”,为孩子的书桌换上一盏合格的护眼灯……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终将汇聚成守护视力的坚实屏障。

来源:京九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