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烈是警卫出身,从参军开始一直保卫中央首长。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年多里,因为形势变化而离开后方,有机到前线打仗。经过一番历练后,军事上长进很大。
新中国成立之前,他再次被调任负责警卫工作,担任警卫师师长,中央纵队司令,公安军参谋长等职。
当北京卫戍区成立时,担任首任司令员。尽管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卫戍区是军级单位,但使命一直未曾改变。他调离卫戍区到武警部队担任副司令。
1966年,上级将公安部队与炮兵的导弹部队合并组建二炮,他担任二炮主要负责人之一,因为司令员没有到职,与政委李天焕主持工作。仅仅不到1年,李天焕去职,他担任二炮政委。
二炮作为新兵种独立出来,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二炮工作9年,如履薄冰。特殊时期,同样受到冲击,相比其他将领罢官免职被关起来或者下放来说,他算是幸运的。虽然暂停工作,被揪斗,但也快被叶帅调走保护起来。
1975年调去武汉军区政委,比他早来一段时间的王平政委与杨得志司令很欢迎他。王平主持政治工作,吴烈虽然也是政委,但主管干部工作。
在当时,各单位机构臃肿,超编干部太多,如何安排是一个学问。有些单位一个正职对应十几个副职,根本原因干部离退休机制不完善,该退下来的没有退,该提拔的提拔不上去,堵在那里。在了解军区干部情况后,对干部进行整顿、调整等情况。
1977年,已经很熟悉军区工作的他,被要求限期到北京卫戍区报到,担任政委。同时兼任北京军区副政委。
从职务不难看出,吴烈担任9年大军区正职,被调去卫戍区还降低职务了。
难道卫戍区离不开他吗?上级将卫戍区军政主官换下,调傅崇碧第二次担任司令,调吴烈担任政委,两人配合工作。他们都是熟悉卫戍区工作的,而且该单位情况特殊。至于在任职上,将其调任副职不是很理解。
1983年,吴烈从一线退下来,担任北京军区顾问。一般情况顾问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作为曾经担任过多年正职的他,给予大军区正职待遇也是理所当然。而且在离退休制度上规定,退下来的干部要比实际担任职务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