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金边4月16日电 专访|推动中柬传统友谊不断迈上新台阶——访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
新华社记者吴长伟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当前,在习近平主席和柬方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已经迈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树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的标杆。
汪文斌说,中柬两国1958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经受岁月洗礼和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历久弥新、历久弥坚。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西哈努克太皇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缔造的中柬传统友谊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大小国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典范。
汪文斌表示,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柬友好务实合作的“含金量”不断提升。双方以落实新版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为主线,持续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柬方“五角战略”,不断充实“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加快“工业发展走廊”和“鱼米走廊”建设,成果丰硕,亮点突出。
一是贸易往来显著扩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柬自贸协定不断释放红利,中国连续13年成为柬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78.3亿美元,同比增长20.7%。柬埔寨大米、香蕉、芒果、龙眼、椰子、巴沙鱼等优质农渔产品获准输华,既丰富了中国老百姓的菜篮子,也充实了柬埔寨民众的钱袋子。
二是投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连续13年保持柬最大外资来源国地位,投资领域涉及交通、电力、农业、制造业、旅游、经济特区、信息通信等,范围广、规模大、成效好。以电力领域为例,截至2024年底,中资企业已在柬建成投产10座水电站、2座火电站,装机总量占柬全国总装机量60%以上,为柬埔寨人民“用上电”“用好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互利合作惠及民生。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金港高速公路、暹粒吴哥国际机场等中柬“一带一路”重大标志性工程成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并为当地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中国还帮助柬方新建或升级改造约4000公里道路、建设10余座特大桥,并实施多期乡村道路、乡村供水等“小而美”项目,有效改善了当地民众生活。
汪文斌认为,中柬人文交流是“钻石六边”合作架构的重要支柱,也是两国人民友谊的源头活水。结合去年“中柬人文交流年”,双方全面深化文艺、旅游、青年、地方、医疗等领域合作,成功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深入人心的活动,促进了双方文明交流互鉴和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中柬人文交流既在聚光灯下,也在田间地头。中方长期在柬开展“爱心行”“光明行”“微笑行”等医疗合作项目,为20余个省市基层民众提供救助、送去健康,这样暖人心的故事还有很多。
他表示,在中柬关系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两国人民将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两国人文交流将持续升温、好戏连台。展望未来,中方愿同柬方一道,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引领,持续加大对两国人文交流领域的投入,积极推动双方文化、青年、媒体、智库等各界交流,特别是深挖旅游、科技、医疗、文物修复等领域潜力,推出更多品牌活动,打造更多合作亮点。
他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柬是肝胆相照、守望相助的好邻居、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两国友谊不是利益交换,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为了集团对抗,而是植根于各自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求,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顺应全球南方国家团结自强和共同发展的时代潮流。
汪文斌说,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和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中柬两国都致力于做世界的和平力量、发展力量、进步力量。中方将继续同柬方携手努力,传承世代友好,增进战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柬传统友谊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促进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不断作出新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