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在国军中可是相当出色且勇猛的将领,不过他也属于旧式军人的代表者,为啥要这么说呢?其实这也是有两个原因。首先薛岳成名时间挺早的,而且在解放战争之前就属于他的高光时刻,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薛岳的表现让日军都挺惊讶的。在长沙战役中,薛岳凭借自己的力量,直接歼灭日军十万多人,可见他的能力在当时就是无人能及的。
其次在解放战争的时候,薛岳就如同换了一个人,各个方面都挺拉胯的,与高光时刻根本没有办法比,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仅在国军中出现过,就连我党这边也出现过这样的状况,甚至直接成就了傅作义,让他成为无敌的存在。不过再怎么无敌,最后还是败在了四野手上。
那么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白了还是因为这些将领的思想跟不上潮流了,国军内部各种势力争斗,根本就不会心平气和的在一起讨论问题,可是刘伯承,陈毅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仅时刻保持着学习的心态,还会在报刊上刊登自己对待事物的见解,从而从更全面的角度去学习,提升自己。
薛岳会有这样的悲哀也同样是没有学习的能力,要知道在解放战争出色,薛岳坐镇徐州的时候,也是战无不胜的存在,然而在对上粟裕之后,他可就啥也不是了,就算是他手里拥有优势兵力,又有先进的武器,可是依旧打不赢粟裕,最后被蒋介石给撤掉了职务。
按照正常情况看,薛岳打不赢粟裕也是很好理解的,毕竟粟裕可是有着名将收割机的称号,很多国军出色将领都不是粟裕的对手,可是薛岳在守海南岛的时候,竟然也没有打赢韩先楚,这就让人困惑了,难道说薛岳的能力连韩先楚都比不过吗?实际上这也是有原因的,而且还是3个。
首先薛岳在抗日战争打的这么出色,都是源于他的天炉战法,而这个战术核心就是要拥有一支王牌部队,并且这支部队需要特别能打,另外天炉战法就是要通过后退的方式将敌人引诱过来,然后再对其进行围歼。这一点在保护长沙的时候,薛岳就充分运用了。
而薛岳在守海南岛的时候,使用的却是铂陵防线,按理说这也是一场守护战役,可是为啥没有打赢韩先楚呢?其实就是因为薛岳手里没有能打的部队。在这样的情况下,薛岳的部队就不容易取胜,而且被对方找到一点弱点,他的防线就全部起不了作用了。
韩先楚可是我军的猛将,他的旋风司令之名可不是徒有其表,薛岳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韩先楚自然也就打不赢了,不过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客观因素,然而本质还是薛岳无法适应时代。而且在海南岛战役之前,金门战役就让胡链一战成名,而薛岳的这个战术还是学习胡链的。可是他为啥就没有成功呢?这主要还是因为他没有结合实际,属于学习能力的问题。
再就是士气问题的影响,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薛岳名气可是很大的,而且他的部下也都各个充满信心,可是解放战争随着薛岳的这么拉胯,让他的部下也没有信心打赢战斗,从而让我军有机可乘,韩先楚才能够那么迅速的拿下海南岛。
第三是琼崖纵队的优势,海南岛同金门岛不同,在这个岛上有琼崖纵队,这可是我军里应外合的重要帮手,先不说这支部队战斗力怎么样,可就是这么一支部队存在于海南岛内,怎么说也够薛岳头疼的。因此为了防止琼崖纵队会同韩先楚的部队里应外合,薛岳就不得不分出兵力来防守琼崖纵队,这也就让他精力分散,而他的战术也就受到影响,虽然薛岳败给了韩先楚,却也是因为他无法解决客观因素。